不是每一個青春都會多姿多彩,也不是每一個夢想都會開花結果。因為青春與夢想,既是個人的,也是時代的。或多或少、或深或淺,都將打下時代的烙印。
青年與時代之關系,歷來是一個宏大的命題。你是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還是甘當旁觀者,抑或在時代的車輪下“零落成泥”,取決於你在青年時期選擇什麼樣的夢想。
習主席強調指出,實現中國夢,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細細解讀,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當代青年在實現中國夢中擔負著光榮的使命和歷史責任﹔二是中國夢為當代青年的成長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具有重大意義。
如果深入研究當代青年成長的新特點和新規律,中國夢與青年的關系,無疑是其中最根本、最深刻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時代背景。
這是一個浮華與厚重並行的時代。當粉絲們在為電影《小時代》歡呼干杯時,也有一些人,像水底的石頭一樣,鉚在自己的崗位上,忠於自己的職守,把青春融入這個時代的夢想,融入整個國家和民族的事業。比如羅陽,比如蛟龍號集體,比如嫦娥、北斗研究團隊中那些80后。
他們就是被魯迅稱之為民族脊梁的那批人。相比於他們的沉默與堅守,那些粉絲,就像漫天飛舞的蒲公英花絮一樣,“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大浪淘沙,到中流擊水。站在歷史、現實和未來的交叉點上,你聽到時代的召喚了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你是否思考過自己應該有怎樣的擔當?
更廣闊的舞台、更難得的機遇,更有利的條件——當強軍目標成為當代青年官兵的共同理想,你還有什麼理由猶豫和遲疑?
點亮夢想、放飛夢想、托舉夢想、追逐夢想——當無數“我的夢”奏響強軍路上的“夢想交響曲”,你找准夢想的坐標了嗎?
青年有多大擔當,強軍就有多大力量。逐夢而行,你會發現,融入強軍夢的青春最美麗。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