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一人生病,大家吃藥。”的確,一個人犯了錯誤,就應使之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讓大家引以為戒,把壞事轉化為好事。
然而,實際情況是,在一些基層單位,“吃藥”的常常是普通官兵,領導干部則往往不在“吃藥”者范圍內,比如某同志受不良風氣影響出了問題,單位組織大家又是專題分析,又是對照檢查,又是寫教育心得,等等,整頓中的一切活動幾乎都針對普通官兵進行,主抓的領導干部自己既不和大家一起討論受教育,也不對照檢查,讓人覺得領導干部從來就合格。
其實,領導干部是不可能從來就合格的。領導干部也是人,也會受到不良風氣影響,也會“百密一疏”。當然,不否認領導干部站位相對較高,對政策法規懂得多一些,看問題清醒一些,考慮問題周全一些,但這並不等於說領導干部絕不犯錯誤。若果真如此,那麼在當前懲治腐敗中,就不可能有那麼多的“高官”被拉下馬。某種程度上說,越是領導干部越容易犯錯誤,因為領導干部在處理錢、財、物和人事等問題上握有一定權力,權力如果不能受到有效監督,必然會被濫用。從這一角度來說,領導干部理所當然要和其他同志一起“吃藥”,要以犯錯誤的同志為戒,始終做到自警自律。
有的領導干部不能與群眾一起接受思想教育,主要是“權威思想”在作祟,他們總要在部屬面前表現得時時處處正確,覺得隻有這樣,才具有領導力,才能對群眾實施教育。還有一些領導干部有“教育特權”思想,即在搞教育時,可以將自己置於受教育者之外,隻有抓對別人教育的職責,沒有對自己進行教育的要求。再就是有的領導有面子心理,覺得領導干部不能和普通群眾一樣受教育,受一樣的教育就等於把自己擺到和普通官兵同一層次上,顯得思想覺悟低了,反過來再抓對戰士的教育缺乏說服力。諸如此類原因,使得部屬“生病”之后,領導干部自己卻沒能“吃藥”。
在一個群體內,一個人“栽跟頭”的教訓對所有人都有教育的意義。部屬“生病”,領導干部不僅同樣要“吃藥”,而且要吃三味“藥”:一是和大家同吃“預防藥”。領導干部並非都是“金剛不壞之身”,部屬身上容易發生的問題,領導干部身上也會發生。因此,在針對他人身上發生的問題進行警示教育時,領導干部也應作為普通受教育者置身其中,對照檢查自身有無錯誤思想苗頭,有無不良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二是要吃“責任藥”。部屬出問題,主管領導或多或少負有教育、監管、用人失察等領導責任,這些同樣是警示教育中應有內容。如果部屬出問題,板子僅僅打在當事人身上,一切與領導無關,那麼,誰也不能保証今后因為管理失之於鬆,用人失之於察而發生同樣的問題。三是要吃“醒腦藥”。有人常常感嘆單位出問題“出不起”。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出了問題既調查費人力,又整頓傷元氣,還被通報損名譽。因此,單位出現問題,對領導干部來說,應是一劑“醒腦藥”,認真汲取教訓,制定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各項管理工作。除此之外,領導干部和普通官兵一樣參加教育,同服一劑“藥”,還對官兵接受教育起到激勵鼓舞作用,官兵會更加認真地投入到教育中,更加深刻地接受前車之鑒,使教育效果更富有成效。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