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盯著問題正作風 著眼服務樹形象

■楊慶利 王永彬 本報記者 徐文耀

2014年10月09日04:53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盯著問題正作風 著眼服務樹形象

插圖:方 漢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對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的一次洗禮和錘煉。隨著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收尾階段,如何進一步讓黨委和機關黨員干部作風形象在基層官兵中樹正樹實,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是擺在每一個基層單位和每一名黨員干部面前的現實課題。北京軍區裝備部某汽車技工訓練大隊堅持問題導向,把著力點放在解決好關系官兵切身利益的問題上,通過解決問題、強化服務,讓基層官兵感受到新風氣新變化,也讓黨員干部從中深受教育。前不久,記者走進該部官兵中間,請他們圍繞正作風、樹形象問題,結合實例“回頭看”——

  想一想

  靠什麼贏得 官兵點贊

  ——依靠群眾作決策,“三拍”干部做不得

  【基層同期聲】去年,為豐富官兵業余文化生活,該大隊黨委研究決定在營區修建一座體育場,初步方案是在場內建設網球場。黨委班子成員們在深入基層征求意見時發現,官兵對修建體育場一事普遍支持,但在“如何規劃、怎樣建設”上,許多官兵感到網球運動與官兵們離得有點遠。基層官兵的所需所盼與黨委決策思路並不完全一致,大隊黨委果斷決定,從官兵中征集方案。於是,建設網球場的動議被果斷叫停,取而代之的是由官兵自主設計、贏得基層90%以上官兵支持的方案:建設1個小型足球場和3個標准籃球場。對黨委這一舉措,官兵們紛紛點贊。

  【話題官兵談】桑軍凱(大隊長):領導干部的作風問題,說到底是黨性問題,黨性純潔則作風端正、政績觀端正。是為爭彩頭、出名挂號,還是立足打基礎,謀長遠,讓群眾得實惠,這個問題必須想明白。隻有把官兵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作為檢驗決策質量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准,才是經過群眾路線教育洗禮后所應具有的思想認識。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充分尊重官兵的話語權和監督權,特別是在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更要廣泛征求官兵意見,真實反映群眾意願﹔決不能做“拍胸脯”保証、“拍腦門”決策,搞砸了就“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依靠群眾作出的決策,才會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這樣的黨委班子和領導干部,在官兵中的威信才高,才會得到官兵發自內心的擁護和支持。

  問一問

  “暖心”暖到 官兵心窩了嗎

  ——解決問題不留“尾巴”才是真服務

  【基層同期聲】作為一項“暖心工程”,大隊優先為學兵宿舍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可是,今年初后勤處長劉立宏到基層當兵蹲連,晚上洗澡時卻發現水溫不夠,根本就洗不成熱水澡。找到隊干部一問才知,由於熱水器功率有限,每逢陰雨天氣,熱水量隻夠全隊一半官兵使用。遇到這種情況,官兵洗澡便又成了難題。熱水器安了熱水卻不足,好事顯然沒辦好,於是,大隊決定對熱水器升級改造,增加了電熱裝置補充加熱,徹底解決了官兵洗澡難的問題。

  【話題官兵談】史旭東(政治處主任):對領導干部來講,隻有在思想感情上貼近官兵,不斷提高服務意識,才能以端正的工作指導思想,熱心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然而真正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不僅要有服務的意識,更要有服務到底的耐心。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決杜絕“表面工程”,隻求面上光而不問實際效果怎樣﹔也不能搞“半截子工程”,僅僅停留在辦法想了、工作做了、措施出了。堅持勤往一線走一走,常到官兵床頭坐一坐,才能及時地感知官兵冷暖,了解到工作成效到底如何,從而真正把惠及官兵的工作落實好做到位。這樣去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才能真正打通。

  李帥(第三教研室助理講師):教育實踐活動中,基層官兵最盼的是解決實際問題,最怕的是解決問題搞形式主義。“最后一公裡”能不能打通,就要看問題解決得好不好。解決問題要強化跟蹤問效機制,把問題解決徹底、不留“尾巴”,才真正稱得上“暖心”。

  理一理

  怎樣才能和官兵 有“共同語言”

  ——聯系群眾就要拿出“一起喝湯”的真誠

  【基層同期聲】端午節晚上8點,伴隨一聲清脆提示音,值班領導、副大隊長段俊國的辦公電腦上彈出一條即時信息。點開一看,原來是學兵隊一名班長助教發送的建議:“夏天午后實習車間溫度太高,希望大隊把實習操作課目集中安排到上午。”段副大隊長當即回復了信息,並將此事寫進值班日志,准備提交周交班會研究。這是該大隊應用了標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后的一幕情景。依托這個多功能平台,官兵可以向值班領導發送即時信息,而值班領導必須及時回復,否則就會在考評分數欄中被自動扣分。通過這一舉措,官兵關切事,件件有回音。

  【話題官兵談】肖鵬(政治處干事):聯系群眾既是一個理念問題,也是一個方法問題,同時,還是一個修養問題。作為機關人員,要切實克服自己身上的“俗氣”、“霸氣”、“惰氣”和“驕氣”,養成襟懷坦蕩、善以待事、寬以待人的良好習慣。我在基層分隊時,和戰士們一起摸爬滾打,彼此間無話不談,工作開展起來得心應手。可到機關工作后,平時與大家交流機會少了,慢慢發現以前親密無間的“兄弟”見到自己客氣了、拘謹了,總感覺很別扭。這讓我想到拿破侖在滑鐵盧慘敗后的感慨:“好久沒有和士兵一起喝湯了!”經常“一起喝湯”才能和戰士有“共同語言”。為解決聯系群眾的問題,大隊先后建立了挂鉤幫帶和下連當兵、蹲連住班常態化機制,在政工網開通了首長電子信箱,真誠的“鍵對鍵”換來官兵的“心貼心”。實踐証明,領導和機關干部隻有堅持常接地氣,同基層官兵交朋友,向基層官兵學習,才能贏得信賴支持、激發工作動力。

  抓一抓

  讓士兵身邊的 不正之風無所遁形

  ——以新風正氣和事業導向激發官兵創造活力

  【基層同期聲】今年4月,警勤汽車隊三級軍士長李景濤收到了“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的獲獎証書,這讓他既欣喜又意外。原來,訓練處長王岩峰去年會同教研室幾名教員組成科研小組,圍繞“應急電磁振蕩式輸油泵項目”展開研究攻關。王處長參與了前期設計論証后,便去擔負其他工作任務了。作為該專業的士官技術骨干,李景濤完成了這項攻關的大部分設備調試、操作實踐工作。在項目完成申報獎項時,王處長堅決要求把自己名字去掉,換上李景濤的名字,才有了前面的一幕。

  【話題官兵談】王亞俊(第二教研室副主任):古人說:“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從這個意義上講,拒絕反映了一個人的思想境界。黨員干部要加強黨性修養和道德修養,在各種誘惑面前眼不花、心不動、手不伸,就要學會拒絕。不是自己的不要,送上門來的不收,凡事講原則、講黨性,才能讓官兵豎大拇指而不是戳脊梁骨。所以,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大隊把“行政領導挂名侵佔一線官兵科研成果”作為自查自糾的重點內容之一,把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作為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方面來抓,可謂切中了要害。掃除士兵身邊的不正之風,鼓勵支持他們積極參與科研攻關,並通過表彰獎勵使他們得到實惠、受到認可,他們參與部隊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能被充分調動起來,就能集中群眾智慧,形成萬馬奔騰的可喜局面。

  陳亮(學兵三隊隊長):不隻在科研方面,在干部選拔任用、戰士入黨考學、評功評獎等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也要堅持群眾公論,做到公平公正,不搞遷就照顧,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者披紅戴花,受到重用,這樣做才能以新風正氣和鮮明事業導向,讓官兵的創造活力充分涌流。

  點 睛

  打通“最后一公裡”,贏得官兵“心貼心”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黨員干部就要以釘釘子精神堅持常補精神之“鈣”,常除行為之垢,以厚實的黨性修養樹好自身形象﹔就要把貫徹群眾路線與抓部隊中心工作、基層全面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以真查真改、真抓真干推動為基層解難題辦實事。

  這樣去做,才能弘揚新風正氣、密切官兵關系,以強烈的服務意識打通“最后一公裡”,讓官兵實實在在地受益,有效激發官兵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教育實踐活動在基層末端結實果、強實效,推動部隊建設取得長足發展。

  (北京軍區裝備部直工部部長 單超美)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