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師夷長技以制夷

■扶 滿

2014年11月04日06:16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師夷長技以制夷

  新賽季CBA常規賽首輪戰罷。先拋開誰輸誰贏,一個數據著實扎眼——吉林隊瓊斯48分、山西隊韋弗46分、浙江隊麥克克魯姆45分、青島隊哈裡斯39分……得分榜前十的球員,全部是外援。

  雖然從1996年開始,中國籃協便允許CBA球隊引入外援,但在2004年以前,CBA“得分王”的殊榮一直由胡衛東、鞏曉彬、劉玉棟等本土球員把持。然而,近幾個賽季,從憑借75分創造CBA單場得分紀錄的杜比,到單場狂砍71分的艾米特,“得分王”漸被外援霸佔。本土球員生存空間被壓縮,進而導致國家隊水平直線下滑。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賽季,籃協開始限制外援上場時間。但通過在政策上施壓,來保障本土球員上場時間,這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年輕球員,將來放到國際賽場上,又有多大競爭力呢?

  近代中國著名思想家魏源在其所著的《海國圖志》中提到:“師夷長技以制夷”。通俗地說就是從對手身上學到長處,以增強自身實力,進而戰勝對手。一方面要重新審視自己和他人,找到差距﹔另一方面要放下“架子”,通過學習他人長處來縮小差距。對於CBA聯賽來說,同樣如此。與其一味地討論到底如何限制外援,倒不如想想如何從外援身上學習他們的長處,也許比單純地“排外”更明智。

  況且,高水平外援的加盟,對本土球員也是利大於弊的。本土球員要想爭取上場時間,就必須與外援去爭地位,這並非壞事。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用對手的標尺測量我們自身的差距,可以發現不足,學人之長,奮起直追。

  同時,本土球員和高水平外援一起訓練一起比賽,長期的耳濡目染對自己的技戰術水平也會起到促進作用。同樣,外援可以讓打遍國內無敵手的“國手”們時刻保持憂患意識,而不至於因為無人可敵而夜郎自大。

  “師夷長技”的過程是借鑒、模仿的過程,但我們不能永遠跟在外援后面亦步亦趨。學而有所創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之路,才能真正實現“制夷”的目的。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