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檔國內的真人秀節目讓人們見識了無人機高空拍攝的實力,也讓國產無人機生產企業“大疆創新”進入了公眾的視野。它靠著配備的可拍攝高清視頻的相機和實時傳輸系統,以及可通過遙控器空中變形,進行360度航拍等技術優勢,在全球小型無人飛行載具市場中,佔據了超過一半的份額。
無人機市場的快速興起,使得這項技術正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不過,也因為它的發展讓人有些始料不及,空管規則、行業標准成為了其面臨的難題。
無人機改變世界
根據《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的規定,無人機用於民用業務飛行時,就屬於通用航空器的一種。由於它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機動性又好,還可多次回收重復使用,民用無人機已經深入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更出現了一些創新性的應用。
無人機最大的民用領域之一就是農業。它可以替代農民直接進行施肥、噴洒農藥。在發達國家,農民還可以利用搭載在微型無人機上的高精度攝像機,實現對作物生長以及周圍土壤、水分等環境的實時監測,並據此調整播種、澆水、施肥、噴洒農藥的習慣。
與之對應的,還有工業勘探。通過航測航探,發現礦藏和其他資源,並隨時監測那裡的地質狀況。通過繪制地圖,還能指導礦產資源的開採。
今年8月,無人機在雲南魯甸地震中小露了身手。震后第一時間拍攝了高分辨率影像圖,幫助外界迅速了解房屋損毀、道路受阻、山體塌方、水位上漲及堰塞湖等情況,並用於抗震救災指揮決策、搶險救災、災情評估、災害分析等。
推而廣之,在氣象災害、森林大火、重大化工事故、核電站事故等災區,能及時掌握受災情況,勘察人員逃生路線,組織災后救援等。
當然,在日常使用中,無人機也能對公路、鐵路、高壓電線和油氣管線等重要公共設施進行巡邏,及時發現險情,減少事故的發生。
如今,用無人機觀察、拍攝動物,尤其是拍攝那些人員難以到達的區域的野生動物活動,也是一大趨勢。尤其針對反偷獵巡邏,配備夜視設備的無人機還能派上大用場。
此外,亞馬遜、聯邦快遞等都在試驗無人機包裹投遞服務。亞馬遜CEO杰夫·貝佐斯認為,大約86%的亞馬遜訂單重量在五磅以內,如果應用無人機投遞,訂單可在30分鐘或更短時間內送貨上門。
不過,目前無人機物流計劃還處於初始階段,承重和運輸范圍有限,投遞的安全性、准確性等還無法保証。未來也可能有相對大型的無人機盤旋在人們生活區域的上空。
“黑飛”的安全隱患
從中不難看出,無人機技術潛力無限。但是,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技術支持部主任王夏崢告訴記者,也因為無人機體積小、機動性好,管理成了一大難題。
無人機最受人詬病的就是其侵犯隱私的問題。軍用無人機的重要使命就是秘密偵查,而民用無人機也可能用來竊聽、偷拍陌生人的家庭隱私。
此外,由於操控無人機不當,致使多架次民航飛機避讓、延誤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還出現無人機撞擊建筑物,或傷及無辜百姓的事件。
“因此,行業規范,尤其是駕駛員培訓顯得非常必要。”王夏崢指出,目前,各國對於無人機的管理都不完善,國內對於無人機運營方面也沒有相關的法規。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