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征5號大型運載火箭發動機先進程度驚人,中國大火箭將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首飛……西方媒體對中國大火箭關注與猜測的熱情甚至不亞於對中國所謂新一代戰略核武器“東風-41”的炒作。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迎來第200次發射之際,《環球時報》記者走進中國大火箭的“出生地”一探究竟。
長征5號是如何“長”成的
始終被神秘色彩籠罩的大火箭生產制造基地,正式名稱叫做天津航天長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隸屬於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位於距離天津港幾十公裡的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個基地從外面乍一看和一般的廠區沒有太大區別,除了院內偶爾看到巨型集裝箱上噴涂的“航天”字樣,《環球時報》記者在大院門口沒有找到任何標明公司名稱的牌匾或標志,讓人完全無法將這裡與外界盛傳的大火箭搖籃聯系在一起。
大火箭制造基地總經理陶鋼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該基地有多個大型裝配車間,包括鍛造鑄造、表面處理、鈑金、機械加工等,而出廠前的最后一步則是總裝總測。在進入總裝車間時,《環球時報》記者明顯感覺到特殊之處:所有人都必須將相機等攝錄器材存放在外,穿戴好防塵工作服並經過風淋處理之后,才被允許入內。在總裝車間中間,水平擺放著一個巨大的火箭部件,記者原以為這就是長征5號的第一級,但陶鋼解釋稱,這只是長征5號火箭的四個助推器之一,光是它的直徑就達到3.35米,相當於現役火箭芯級的尺寸。
在總裝車間的中段,《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一個長征5號基本型的巨大整流罩,外表面已完成隔熱處理。陶鋼介紹稱,該整流罩直徑為5米左右,火箭穿過大氣層時由於摩擦,整流罩外部將產生數百度高溫,而存儲有衛星和有效載荷的整流罩內部的工作溫度不能高於100度,所以要在外部的金屬結構進行隔熱處理,內部還要強化結構,使它既能承受飛行中的巨大外力,還要能隔熱。
在緊挨著總裝車間的總測車間,記者終於見到長征5號火箭第一級的真容:水平放置的第一級火箭目測高度超過兩層樓房,長度接近一節火車車廂。旁邊還擺放著多個巨大的助推器。據介紹,這級火箭在完成總測之后即將送去其他試驗基地進行動力試車。為保証測試結果准確,凡進入該車間的人員都要將攜帶的手機等電子產品留在門外,無論什麼身份都不能例外。
隔壁車間則是長征7號火箭的總測車間,這裡擺放著一枚接近完整的長征7號火箭,它先要在這裡進行測試,之后就可以運到發射基地進行合練。據介紹,長征7號火箭將在12月中旬左右通過海運運往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這將是中國運載火箭的首次海運。
距離首發還要闖幾道關
長征5號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黃兵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在車間的總測就相當於給長征5號做全面體檢,通過檢測后還要送到其他基地進行各種試驗。在動力試車之后,最重要的關鍵節點為發射場合練。由於海南文昌發射場是一個全新的發射基地,所以要通過合練測試火箭與發射場的匹配性。
中國新一代火箭到底新在哪?黃兵認為,長征5號火箭的任務定位已不只是打到低軌或者高軌,而是定位於發射中國未來的空間站、探月探火星以及深空探測。這一定位對於火箭推力的要求是跨越式的。中國現役火箭使用的常溫燃料有毒,而長征5號火箭使用全低溫推進劑,芯級採用液氫液氧,推進器使用液氧煤油,這些綠色環保的燃料使火箭的先進性實現巨大跨越。
長征5號火箭是否和俄羅斯研制的“安加拉”系列火箭一樣,都採取通用型的研制思路?黃兵介紹說,長征5號火箭從一開始就是按照模塊化、系列化來設計的,目前來看至少有兩大型號,長征5基本型和長征5B,這兩個型號的芯級和助推器一模一樣,兩者的差別就在於是否有二級火箭以及整流罩的大小。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