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噸級的大型公務船已移動到下水滑道,准備下水
從今年開始,武船雙柳基地將全面釋放產能,昨日首艘5000噸級的大型公務船在武船雙柳基地下水。武船透露,這是基地投用以來下水的最大型船舶,也是中國造船首次採用模塊車整體移船方法進行下水的大型船舶。
在下水現場,長百余米的大船順著江面擺放,橫著向江面緩緩移動,整個下水時間隻有1個半小時左右。“在武船總部,船舶下水的傳統方法是船尾沖著江面,縱向下水,下水滑道要比橫向長兩倍多,如果船舶太長,還會影響到江中間的航道”。
武船集團總經理唐功杰介紹,除了橫向下水外,雙柳基地還採用國際上近年來多用的平地移船方式——模塊車整體移船。“過去在內河造船,下水滑道和船台之間要鋪設固定的移船鋼軌和相應移船設施,投資大,而且一旦鋪設,形成無法移動的固定基礎設施,佔用大量場地資源”。
武船透露,雙柳基地移船區約有8萬平方米,如果用傳統方式,鋪設軌道需投資要數億元,而且這8萬平方米軌道區隻能專屬專用,形成“呆滯”的存量資產。
此次這艘5000噸級的大型船舶移動,武船動用了150余台軸線模塊車,隻用半天時間就完成移船。“總投入也隻有數千萬元,平時可以拆分成若干個平板車使用,場地也具有復合功能,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唐功杰說,“今后准備充分后,用模塊車可在更短時間將萬噸巨輪移到下水滑道上。武船已經配備100余台軸線模塊車,今后還將投入市場,形成大型物流運輸服務能力。”
2009年開始建設的武船雙柳基地,已形成完整總裝造船能力,“模塊車移船、橫向下水,雙柳基地採用的這些全新造船工藝,使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二期滑道建成后,僅室外船台每年就可生產48艘以上高端技術船舶,規模、能力堪稱全國第一”。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