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二炮導彈部隊
原標題:俄稱中國5年造出東風41花11億美元 美國耗160億
【環球軍事報道】據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站1月15日報道,俄羅斯軍事專家謝爾蓋-吉洪諾夫1月13日在《專家》周刊上撰文指出,過去五年中國軍費開支增幅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但是在不久的將來,在絕對值方面,莫斯科未必能趕上北京。如果考慮到購買力因素,那麼中國軍費規模將會接近美國的水平,而在三年前美國花費在軍事需求上的資金比世界其他國家總和還多。
通過回顧中國近年來重大軍工項目的落實情況,可以看到中國軍費的成本效益到底有多高。當然,沒必要在一個框架內分析整個軍工系統的全部行業,因此可以舉例分析其中最為敏感的部分,特別是對國家長期前景軍事戰略安全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導彈技術。
東風-41:能夠突破美國全球反導系統的導彈
200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啟動了代號41H的項目,共有156家科研院所和工業企業參與。根據日本獨立分析師的評估,中國在長達五年的項目期內總共花費了11億美元,結果在2014年就向世界傳出一條消息:北京已經成功試射了能夠突破美國反導系統的新型超高速導彈。這樣一來,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第三個擁有此類武器的國家。它就是“東風-41”分導式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飛行速度可達6馬赫。外國軍事專家,甚至包括美國專家都承認,它確實能夠突破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包括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和“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
“東風-41”能夠摧毀15000公裡之內的目標,可以攜帶12枚核彈頭。根據日本共同社的消息,美國軍方記錄下來的“東風-41”導彈試驗於12月2日在中國西部進行。北京准備在2020年前裝備這種新型導彈。相比之下,與中國導彈技術戰術性能相似的美國“三叉戟III”導彈在12年前制造,研制和試驗費用高達160億美元。
東風-21D:世界第一款反艦彈道導彈
2010年,中央向軍工企業下達了研制前景反艦導彈系統的任務,要求這種導彈能以最大4.5g過載機動,能突破海基中程和近程反導系統。僅到2014年,中國就已成功試驗了世界上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1D”。這種導彈還能用作反衛星和反導彈武器載體,射程900海裡。當然,在“東風-21D”導彈(美國稱為CSS-5 MOD-4)裝備解放軍部隊之前,中國導彈裝備研制商還要解決許多難題。但是美國將軍現在已經承認它對美國海軍構成潛在威脅。美國原國防部長蓋茨表示,“東風-21D”導彈能夠破壞美國的航海自由,降低美國的戰略能力。美國海軍原作戰部長拉夫黑德上將指出,“東風-21”導彈是一種特別值得關注的武器。令人安慰的是,美軍航母能夠機動,美軍有能夠對抗這種武器的系統。
至於“東風-21D”的成本效益,目前尚未找到相關項目成本的數據。但是無論如何,從下達任務到順利測試僅用4年時間,這個事實本身就令人印象深刻。
另外,中國在三位一體核力量的水下組成部分方面同樣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而且一直到開始試驗之前都成功保密。中國現在已經制造出了與俄羅斯“圓錘”類似的國產版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相比之下,只是機動能力稍弱一些,在航向校正方面,也不具備俄制“圓錘”那麼大的能力。中國暫時尚未像美俄那樣擁有真正符合要求的衛星目標指示系統。中國“巨浪-2”導彈被美國國防部稱為CSS-N-4,屬於兩級固體燃料彈道導彈,主要部署在094型“晉”級戰略核潛艇上使用。順便說一句,中國094型在很大程度上仿制了俄羅斯955A型“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巨浪-2”在“東風-31”洲際導彈基礎上研制而成,為適宜在潛艇上部署和使用進行了改進。除了單彈頭之外,“巨浪-2”導彈還能使用攜帶3-4個分導式彈頭的戰斗部,射程8000-12000公裡。根據日本的情報,北京僅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從2009年8月下達相關任務,到2012年3月成功完成試射,就實現了這個項目。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