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內戰為代理人戰爭 西方介入致極端組織坐大【2】

2015年04月28日14:31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也門內戰為代理人戰爭 西方介入致極端組織坐大

  也門亂局緣何而起

  胡塞武裝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個分支,其前身是“青年信仰者”組織。該組織由侯賽因·胡塞創建於上個世紀70年代,之后一直活躍在也門政壇上。2004年,因政見水火不合,侯賽因·胡塞發動反政府武裝叛亂。同年,侯賽因·胡塞被政府軍擊斃,叛亂隨之轉入低潮。他的親弟弟馬利克·胡塞拾起權杖,繼承了“青年信仰者”,並將之改名為胡塞武裝,繼續從事反政府武裝行動。

  現在的胡塞武裝主要由也門北部什葉派的部落力量構成,其領導頭目欲效仿伊朗建立“神權也門”,實行政教合一。和其他許多中東國家一樣,也門國內宗教勢力也分為兩派。其中,遜尼派佔60%至65%,什葉派隻佔35%至40%。從人口比例上看,胡塞武裝的支持力量並不佔優勢,但胡塞武裝長期盤踞在也門與沙特邊境地帶,多年的戰火磨礪使該組織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保持著頑強的斗爭能力。

  2010年,在海合會(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的簡稱)和聯合國的斡旋下,胡塞武裝與也門政府簽訂停火協議,結束了長達6年的武裝沖突,也門才迎來短暫、脆弱的和平。但胡塞武裝和也門政府的“恩怨情仇”並未被一紙協議掩蓋,雙方之間深層次的政治矛盾、利益糾紛和宗教分歧仍然在積聚和醞釀。

  再看也門政府,為何在胡塞武裝的打擊下,如此不堪一擊?

  2011年前后,在美國等西方勢力的策動下,西亞、北非地區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也門和敘利亞相繼爆發動亂,開始了政治上的大洗牌。其中也門是唯一一個通過協議實現權力和平交接的國家,被美國視為中東國家政改的典范。耐人尋味的是,也門這個曾經被美國看好的國家,其政府在此輪危機中卻表現出了脆弱的一面。

  也門政治制度的不穩定和各派政治力量的失衡,是導致此次也門政府面臨危機的重要原因。目前的也門實行共和制,也門的政治體制建立在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基礎之上,但各黨派之間利益分歧重重,政治力量並不均衡。什葉派雖是也門的少數派,但也佔到全國人口的近40%,其分量不容小覷。然而,在遜尼派主導的政府中,什葉派的政治經濟訴求不能得到充分滿足。

  獨特的戰略位置,使也門政府成為各大國任意擺弄的棋子。也門地處阿拉伯半島南端,西臨紅海,南瀕亞丁灣和阿拉伯海,隔曼德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處在溝通歐亞非的生命航線上,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孱弱的也門政府長期被沙特、美國等家作為遏制伊朗、平衡中東各派勢力的重要砝碼。2011年底,為了穩定中東局勢,也門政府以總統薩利赫將權力移交給副總統哈迪、組建全國和解政府、開啟新一輪政府改革為代價,換取了短暫的和平,然而新組建的政府缺乏政治上的自主性,被認為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利益代言人,無法得到也門境內的反政府武裝和廣大民眾的信任。

  同時,也門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停滯不前且官員嚴重腐敗。這些都使得也門政府勉強維持、搖搖欲墜。

  多國參與能否扭轉困局

  一個月來,動蕩的也門就像一個急速旋轉的風暴中心,將一個又一個國家拖入了漩渦。國際分析人士指出,多國參與將會使局勢更加惡化,恐不利於也門困局的最終解決。

  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大的什葉派國家,而沙特是中東地區最大的遜尼派國家。有分析認為,胡塞武裝與也門政府沖突的背后,是沙特、伊朗兩國在地區霸權、教派分歧、對美態度和核問題等多方面的較量角逐。英國媒體認為,也門政府和胡塞武裝之間的戰爭,實際上是沙特和伊朗之間的一場“代理人的戰爭”。中東地區兩大國在也門亮劍,恐將使整個半島局勢進一步惡化,同時影響曼德海峽、紅海沿線的戰略通道的暢通。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美國等西方勢力正准備趁亂介入。綜觀整個阿拉伯世界特別是中東地區的各種爭端、武裝沖突和政治矛盾,無論從歷史上、還是從動因上分析,都能找到美國等西方大國的影子。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法等國不考慮民族、宗教差異,人為劃界、分解了奧斯曼大帝國,從此遺留了也門南北兩派半個世紀沖突的病根。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扮演著也門動亂的幕后黑手角色。每當其插手干預中東事務,也門的政局都會發生洗牌。2012年,也門新政府上台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經濟援助為籌碼,堅持要求大病未愈的也門政府進行經濟改革。也門政府於2014年年初向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一筆五億美元的緊急貸款,但二者要求也門政府必須取消燃油補貼才能獲得貸款。於是,也門政府在2014年7月決定大幅削減燃油補貼,但不料引發了民眾的強烈不滿,胡塞武裝趁亂掀起了這一輪反政府行動。可見,美國等西方國家插手中東事務,是導致也門動蕩的一個病根。病根不去,大病難愈。

  遏制伊朗是美國在也門局勢上政策選擇的核心,在也門問題上,美國一直堅定地站在沙特阿拉伯等國家背后。美國在沙特成立了一個跨機構協調組,負責向阿盟聯軍提供衛星圖像、信號情報等精確目標情報。美國副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前段時間也表示,美國正加緊向沙特輸送武器並共享情報,支持沙特領導的聯盟。在這個月的空襲行動中,從美國波音公司購買的F-15戰機已在也門戰場上大顯威力。4月20日,美國海軍兩艘戰艦——“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和“諾曼底”號導彈巡邏艦——進入也門水域,使未來的也門局勢又增新的變數。支持沙特、遏制伊朗、干預和控制也門,將使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中東獲得一枚新的棋子,擴大其在中東的戰略力量和主導全球事務的能力。

  國際分析人士指出,針對當前形勢,也門亟須政治上的對話、磋商,以縮小矛盾、管控分歧、降低沖突,而不是進一步的武裝行動,甚至引發局部戰爭。外部勢力強行干涉也門局勢,猶如抱薪救火,非但難以將其扑滅,反倒會使局勢愈演愈烈,並給“基地組織”“伊斯蘭國”擴大其勢力范圍提供空隙。

  (作者趙文濤單位:石家庄陸軍指揮學院)

(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黃坤明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工作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