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沙特阿拉伯軍方宣布停止對也門胡塞武裝組織的“果斷風暴”行動。但沒多久,胡塞武裝就攻佔了也門第三大城市塔伊茲附近的一處基地,沙特領導的多國部隊重新開始空襲也門境內的目標。那麼,這個曾經被西方國家視為政改典范的中東國家,為何突然遭此厄運?多國參與能否扭轉也門困局?請看科技日報特約專稿——
在很多人看來,也門動亂是國內宗教紛爭引起的,屬於國內政治問題。但自從3月26日以沙特主導的阿盟聯軍對也門胡塞武裝發動代號為“果斷風暴”的空襲行動后,也門局勢變得更加扑朔迷離。國際分析人士指出,也門局勢不僅是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角逐,也有西方國家背后的支持,今后一段時期內,也門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血與火的考驗。
也門局勢如何步步升溫
此番也門危機的導火索,要回溯到去年7月份。當時,也門政府削減燃油補貼引發民眾不滿,胡塞武裝組織借機使用武力控制薩那,趁勢謀亂。
今年1月,胡塞武裝攻佔了總統府,趕走了也門總統哈迪,並提出新的政府改革方案。該方案謀求將各派政治勢力統一歸於胡塞組織麾下,遭到也門三大黨(全國人民大會、伊斯蘭改革集團和也門社會黨)的強烈反對,也觸動了沙特等國的神經,遭致多國部隊強力干涉。
從3月26日開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爾等國對也門胡塞武裝組織控制的地區發動代號為“果斷風暴”的空襲行動。此次空襲共有10國參與,已有200多架戰機出動,多國海軍艦艇參與。該行動目前已成功摧毀了胡塞武裝及其盟軍的軍用機場、作戰飛機、防空導彈設施等關鍵目標,並在也門上空設立了“禁飛區”。
不過,胡塞武裝也並非孤軍作戰。4月8日,伊朗海軍宣布派遣兩艘軍艦開赴亞丁灣,聲稱為保護伊朗的航運免受海盜侵擾。而伊朗向聯合國提交了四點和平計劃,呼吁終結沙特為首的聯軍對也門胡塞武裝“毫無意義的”空襲行動,“恢復和平和穩定的唯一辦法,就是讓所有也門黨派在毫無外國政府的干預下,建立有包容性的全國統一政府”。但4月18日,伊朗提出的四點和平計劃遭到也門政府的拒絕。沙特“果斷風暴”發言人表示,也門的領空和港口實際處於以沙特為首的聯軍控制之下,伊朗軍艦如果入侵也門水域,或者向胡塞武裝提供武器,那麼聯軍保留對此做出反擊的權利。
截至目前,持續一個月的“風暴行動”已有效阻滯胡塞武裝的南下步伐。總的來看,胡塞武裝氣焰受到打壓,正在收縮兵力,准備重點防守。但在大量招安也門前政府軍警並吸納支持者后,胡塞武裝(包括支持者在內)的總兵力已達10萬至12萬之眾,僅靠空襲很難實現對胡塞武裝力量的徹底消滅。未來一段時間,沙特等國不排除出動地面部隊打擊胡塞武裝的可能性。
據外媒報道,相對沙特等國的整個軍事干預計劃,已經結束的“風暴行動”只是初試牛刀,整個行動實際分為6個階段。前2個階段的工作已在3月26日的空襲之前通過情報偵察完成,包括確定打擊胡塞武裝的政治中心、部隊集群、指揮中心以及消除電子戰能力等。空襲行動是第3個階段,目標是利用空軍完全控制戰局。根據沙特軍方的作戰規劃,不久將會展開第4個階段的行動——以也門總統哈迪的地面部隊和聯軍地面部隊為主角展開地面進攻。未來還要繼續第5和第6個階段的行動,包括利用15天至30天時間,向也門境內部署大量聯軍部隊,徹底消滅胡塞武裝,以及幫助重建也門政府等。
目前地面進攻打響在即,也門和沙特邊境有15萬聯軍集結待命,一旦發生轉機,旋即開赴也門戰場,也門局勢仍不容樂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