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的一次考核中,青海省軍區某團上等兵張鵬程一舉打破手榴彈投擲、400米障礙兩項團隊記錄,當選“訓練尖兵”。誰承想,剛入伍時他還是一個時常令領導頭疼的“問題兵”。“身邊的榜樣是最令人信服的活教材。”該團政委張雲介紹說,年初以來,他們把身邊典型當做激勵官兵奮發成才的助推器,不斷激發官兵見賢思齊、超越自我的內動力。
提高榜樣“分辨率”
激發見賢思齊內動力
一次調研中,該團領導發現一些官兵對新一代革命軍人的含義把握不夠透徹,理解比較片面,少數人甚至還存在“敢為戰友兩肋插刀就是有血性”等模糊認識。
官兵心目中新一代革命軍人畫像的“分辨率”高不高,決定著學習踐行強軍目標的動力足不足。為此,他們將“四有”標准細化為“理想信念堅不堅定、打仗本領過不過硬、戰斗精神頑不頑強、道德品行端不端正”等4類40項內容,組織官兵對照剖析。同時,他們及時更新團隊標兵燈箱,讓12名各類標兵扮靚營區﹔在連隊走廊張貼“龍虎榜”,定期組織戰士“打榜”“守榜”﹔利用團政工網開辟主題教育專欄,大力宣揚優秀官兵的典型事跡,激發官兵超越自我、見賢思齊的內動力。
學有目標、爭有方向、追有榜樣。在3月初進行的共同課目考核中,列兵谷呈龍憑借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登“龍虎榜”榜首位置,一舉成為備受戰友追捧的“新兵之星”。
提高教育“創新率”
真認同轉化為真自覺
5月3日晚上,一部連隊官兵自導自演的“強軍微電影”“首映”成功。
這部以二機連士官祁公民為原型拍攝的微電影《還夢想一個實現》,講述了他入伍12年來,從一個隻有初中文化的“放牛娃”成長為“兵教頭”,並在省軍區“四會”優秀教練員比武中一舉奪魁的經歷。電影結束后,全團官兵自發起立鼓掌,如潮的掌聲在禮堂內久久回蕩。
“政治教育需要創新形式,固本開源方能入腦入心。”團領導告訴記者,“隻有思想上的真認同,才能轉化為行動上的真自覺。”
4月上旬,一場“感動高原”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在該團舉行。“戰時甘洒熱血,平時播撒愛心,都是軍人應盡的義務!”這是排長李佳豪在報告會上的開場白。在國防科技大學就讀期間,李佳豪四年如一日,堅持資助3名殘疾兒童和1名貧困高中生。在他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戰友加入了愛民奉獻的行列。
聽完先進典型報告會,官兵們紛紛在筆記本上寫下矢志強軍興軍的錚錚誓言。
提高培育“覆蓋率”
讓“雁陣效應”漸顯成效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團黨委一班人清醒地認識到:引導官兵爭做新一代革命軍人,必須做到無死角、全覆蓋。經過研究,他們決定在全團范圍內開展一次“結對子、共成長”的幫帶活動,組織精武標兵、優秀黨員主動靠上前去做工作、貼上去傳幫帶。同時,區分不同崗位、不同階段,幫助官兵制訂“個人成長進步路線圖”,確保時時可以用得上,人人能夠照著做。
雁陣效應成效漸顯。原本被戰友公認為“后進兵”的上等兵張璐在班長陳揚的帶動下,在剛剛結束的第一季度考核中,所有課目均達到合格以上標准,實現了超越自我的“逆襲”。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