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還在努力增強機載預警(AEW)能力。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印度空軍一直試圖引進一種空中預警與控制飛機。俄羅斯研制的A-50型空中預警與控制飛機可以同時跟蹤100個目標,並且對戰斗機大小的目標探測距離達到230公裡。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根據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改裝研制的“費爾康”空中預警機是世界上第一種安裝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其覆蓋范圍達到333公裡,在應用掃描模式時,可以同時跟蹤和處理500個目標。據報道,印度空軍耗資11億美元從以色列採購3架以空中預警與控制系統為基礎的“費爾康”空中預警機,第一架預警機已經在2011年進行了首飛。
印度空軍對於機組人員的訓練也非常重視,為其飛機員制定了一份非常嚴格的訓練時間表。然而,雖然進行了許多研究並提出了大量建議,但是印度空軍領導層一直未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印度國防部長曾經在議會中承認,印度空軍缺少683名飛行員,佔到飛行員總數量的近24%。多年來,印度空軍一直在試圖購買合適的高級噴氣式教練機(簡稱 AJT),以便使飛行員能夠容易地過渡到駕駛高性能飛機。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空軍已經在2004年3月份定購了66架英國研制的“鷹”式高級噴氣教練機,在2010年7月份又定購了57架這一型號的教練機,在2011年11月份再追加訂購20架這種教練機。目前已有55架“鷹”式高級噴氣式教練機交付印度空軍,其余教練機預計在2016至2017年完成交付。
印度空軍的另外一個重要發展計劃是“太空計劃”。 印度空軍已經建立了航空航天大隊,這為其組建航空航天司令部奠定了基礎。
印度空軍目前面臨著具有挑戰性的轉型任務,需要擁有一支太空隊伍,以便和國內其它一些組織中共同處理與太空有關的事務。新成立的航空航天大隊的主要任務是與處理太空事務的其它部門和組織進行空間互動,以增強印度空軍的整體作戰潛力。現在,航空航天大隊具體負責這個大型的組織網絡,以幫助印度空軍努力成為一支真正的航空航天力量。
印度空軍自稱擁有航空航天力量,其意圖應視為准備出於軍事目的而使用太空。印度空軍與其它太空研究組織的合作正在日益加強,以獲取有關天基應用的技術和知識。印度空軍一位前領導人馬歇爾 沙希 特亞吉指出:“印度空軍是一支能夠橫越大洋的空天力量,我們已經開始為航空航天司令部培養核心人才的工作。” 這種從空中力量向航空航天力量的過渡,將給印度空軍提供急需的力量和准確性,其結果可能是使其成為一支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
(來源:中國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