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征兵宣傳如火如荼展開。對於兵役機關來說,搞好征兵宣傳,對於引導有志青年了解軍營、崇尚軍旅,激勵其參軍入伍、報效國家具有重要作用。
在征兵宣傳中,各地提供的政策扶持、優惠條件、物質激勵頗為引人注目。北京市征兵政策公布,2年義務兵期間給予一定經濟補助補償﹔遼寧阜新全市今年專門拿出70個事業編崗位,讓應征大學生帶著工作入伍﹔廣西、寧夏規定退役大學生士兵被行政、企(事)業單位錄用的,其服現役經歷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服役年限計入工齡。
政策宣傳不可少。列寧有一句著名格言:“幾何公理要是觸犯了人們的利益,那也一定會遭到反駁的。”好的政策是吸引地方優秀青年參軍入伍的前提和保障。地方政府出台優惠政策,可以讓廣大青年尤其是在校大學生解除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軍旅生活。
然而,軍人有著不同於其他職業的特殊性。黃埔軍校大門上寫道:“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老山前線有副對聯:“圖金錢,老山鋪滿金磚,誰人肯來﹔為祖國,戰場刀山火海,我們敢上。”使命感、光榮感、獻身感,是接受艱苦軍旅生活摔打磨礪的最大支撐,是為民族赴義,為國家建功、為人民獻身的原始動力。當年,“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送兒打東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優秀青年皆因使命而參軍。如果隻盯著“利益”參軍,把入伍當“跳板”,心中沒有使命感,就不會大有作為。
近幾年,個別單位出現了“思想退兵”的現象,和使命宣傳不到位有一定關系。在優惠政策的鼓勵下,部分青年來到了軍營,但對“當兵干什麼,當兵為什麼”還缺乏清醒認識,對軍人的犧牲奉獻、使命擔當理解不透,生活枯燥點、訓練辛苦點、管理嚴格點,就覺得受不了。搞好使命宣傳,讓廣大應征青年既明白參軍有哪些好處,又清楚參軍需要流血流汗、吃苦受累,有助於打牢思想基礎,坦然接受血與火的洗禮、苦與累的磨礪。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