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美軍B-21遠轟:是否對我有絕對壓制優勢?【2】
2016年03月21日09:56 | 來源:中國航天報

原標題:解析美軍B-21遠轟:是否對我有絕對壓制優勢?
面對軍事大國 突防能力堪憂
目前,B-21已進入工程與制造發展階段,美軍計劃採購100架以上,而美軍部分官員正在討論和鼓吹根據“在亞太作戰”的需求,將採購量增加至200架。因此,有專家表示,若美軍在亞太部署B-21,將對該地區的安全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然而,B-21在面對軍事大國時有絕對的壓制優勢嗎?答案是否定的。
據悉,美軍在B-21論証之初,通過對“潛在對手”的情報和預判,認為該機可突破敵方未來防空系統,確保對其實施精確打擊和1小時以上的待機覆蓋能力,這不免有“王婆賣瓜”之嫌。一方面,目前隱身技術與反隱身技術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不斷涌現出新概念、新技術,彼此壓制、超越。
B-21成規模裝備部隊至少要等到2030年以后,面對一些軍事大國的多層立體防空系統,特別是多種反隱身雷達等新型探測設備,B-21的隱身能力還有待考驗。
另一方面,B-21與其他戰略轟炸機一樣,都需要具有完善的保障功能和固定機場,而這些固定設施在戰時,必然是敵方首輪攻擊的重點目標。如果在面對強大的飛航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B-21的機場比B-21更加“脆弱”。因此,在強敵對抗下,B-21可能難以保証持久的作戰能力。
盡管這種轟炸機不會像B-2A那樣,成為具有絕對威懾力的革命性機型,但在多數情況下,若敵方的遠/中/近程探測系統和遠/中/近程攔截系統中的某一個和幾個環節比較羸弱,B-21便會展現出非對稱優勢。
總之,隱身能力仍然是新時期武器裝備的研究重點。對於強調要採用相對成熟技術、縮短研制周期的B-21,也明確要求具備先進的全向寬帶隱身能力。所以,隱身與反隱身的博弈仍然是未來戰爭的主題之一。☆
![]() |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