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兵備戰須關注陸戰場作戰行動控制

習主席曾嚴肅指出,一部分指揮員存在離開機關不會判斷形勢、不會理解上級意圖、不會定下作戰決心、不會擺兵布陣、不會處置突發情況的問題,從戰略高度指出了部分指揮員存在的能力短板。在演訓實踐活動中,“控制不力”“糾偏不當”“通聯不暢”就是這一問題的集中反映。深入研究解決陸戰場作戰行動控制問題,是著力解決五個“不會”問題、提升部隊打贏能力的有效抓手。
問題倒逼——找出陸戰場作戰行動控制難題的症結所在
破解陸戰場作戰行動控制難題必須從查找現實問題著眼,堅持刀口向內,自我解剖。
從控制主體看,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控制失當的問題。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是作戰行動控制的主體,其能力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直接影響到作戰行動控制的效果。縱觀部隊實兵演訓活動,從指揮員角度看,或多或少還存在“眼中無敵情、腦中無態勢、心中無計劃”等問題,控制活動如“盲人摸象”,事無巨細憑感覺﹔從指揮機關角度看,不同程度還存在“領會意圖不透徹、落實指令不主動、指揮聯動欠配合、督促執行有缺失”等問題,控制活動限於“傳話筒”式的上傳下達。此類問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觀上是由於信息化陸戰場作戰空間較大擴展,作戰要素不斷增加,作戰節奏明顯加快,作戰活動高度重疊,致使作戰行動控制難度越來越大﹔主觀上是由於對作戰行動控制問題的研究和訓練不到位所致,存在重作戰籌劃訓練、輕行動控制訓練,重定下決心訓練、輕組織協同訓練,重首長機關訓練、輕部隊整體訓練的現象。
從控制對象看,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行動失控的問題。分隊指揮員和戰斗員是落實控制指令的主體,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戰場,既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上級指令,又要根據戰場情況靈活應對,對分隊指揮員和戰斗員的應變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從跨區實兵對抗演習看,有的部隊之所以“亂”象叢生,與基層指揮員能力不足有很大關聯,不同程度存在“戰斗行動等指令、相互協同不主動、遇到情況無主見”等問題,被動控制多,靈活執行少。造成上述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分隊指揮員不能完整准確理解上級意圖,平時工作訓練中相互之間默契配合和信任不夠。美陸軍為達成更好的作戰行動控制效果,強調遵循6條原則:形成相互信任的團隊,相互理解,指揮官意圖清晰明了,紀律范圍內積極主動,使用任務式命令,接受必要風險。其中最為重要的基礎就是強調基於作戰意圖的一致認知。如果下級不能准確理解上級意圖,部隊行動就會背離作戰目標,導致行動失控。
從控制手段看,一定程度上還存在通信失聯的問題。通信是指揮員實施控制的重要基礎,沒有順暢的通信就沒有有效的控制。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有線通信、衛星通信、微波通信等通信技術為指揮員實施戰場行動控制提供了豐富手段。但技術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既為指揮員實施控制提供了便利條件,也存在著被干擾破壞的巨大風險。演訓實踐暴露出一個典型問題,就是通信裝備之間還不能順暢實現互聯互通,“擾中通、動中通”能力不足,導致“指令下不去,情況上不來,橫向聯不通”。造成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通信裝備型號繁雜,多代並存,穩定性、兼容性還不夠﹔另一方面是平時復雜電磁環境下的通信裝備抗干擾訓練不到位。
從控制方式看,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方式失活的問題。信息化戰場戰機稍縱即逝,情況復雜多變,指揮員必須根據戰場實際靈活運用多種控制方式。從演訓反映出來的問題看,在控制方式上還存在一統就死、一放就散的現象。集中表現為:過度依賴信息網絡進行控制,忽視了傳統控制手段運用,一旦信息網絡被干擾,不能恰當選擇其他手段予以彌補﹔過於依賴集中控制,把平時管理方式簡單移植到控制活動中,作戰行動中統得過死、管得過多,導致行動控制的靈活性和應變力不夠﹔過於依賴計劃控制,臨機控制機制缺乏,認為有了計劃就可以高枕無憂,對突發情況缺少應對措施,致使出現意外情況時束手無策﹔過於依賴口令控制,數據控制運用不夠,習慣於語音控制,先進的數據控制方法不會用、不敢用、不想用。
改革創新——破解陸戰場作戰行動控制難題的有效抓手
破解陸戰場作戰行動控制難題,怕的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可貴的是直面問題,革故鼎新。
創新指控機構設置。諾米尼曾經說過,戰略就是指揮員在地圖上指揮的戰斗。相對於戰略,戰役戰斗的規模要小得多,但是情況更加復雜,戰場變化更加迅速,僅基於態勢圖實施作戰控制,難以有效掌握一線部隊的士氣、狀態和激烈程度,指揮員必須親臨戰場、靠前指揮才能正確決策。西方發達國家陸軍作戰指揮機構作戰決策和協調控制職能相互分離。以此為鑒,可由指揮員帶少量人員編成機動指揮組,在作戰區域靠前機動指揮,基於現場情況臨機決策,通過增加指揮員感知戰場機會,增強掌握作戰情況的全面性、系統性和行動控制的針對性。由參謀長帶基本指揮所,設置相應的作戰計劃與控制席位,擔負基於前方決策的具體計劃執行與協調控制任務,提高指揮所的戰場生存率和協調控制能力。
完善控制規則機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信息化作戰,諸軍兵種整體聯動,作戰行動高度一體。沒有作戰規則約束就會打亂仗,不僅無法達成作戰目的,還可能造成相互誤傷。外軍認為,沒有聯合的作戰是地獄,沒有標准規范的聯合作戰是真正的地獄,並注重研究制訂關鍵作戰行動控制規則。當前,我陸戰場作戰行動控制應重點突出空(機)降突擊行動、近距離火力支援行動、多軍兵種聯合破障行動、電子對抗行動、聯合火力打擊行動等專項作戰行動控制規則的制訂﹔突出指揮機構內部不同層級、不同要素、不同席位之間協調控制規則的制訂﹔突出邊境作戰、城市作戰等不同作戰樣式控制規則的制訂﹔突出機動集結、開進展開、前沿突破、縱深攻擊等不同作戰階段控制規則與措施的制訂。
活用控制方式方法。方法得當,事半功倍。信息化作戰行動控制要在得法。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控制部隊作戰行動應靈活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基於計劃臨機控制,戰前周密的計劃仍然是控制的基礎。未來信息化戰場作戰節奏加快,戰斗行動轉換頻繁,不確定因素增多,僅靠計劃控制已無法滿足戰場變化需求,必須依據戰場態勢和控制對象的具體情況實施臨機控制。基於任務自主控制,將其作為計劃控制的重要補充。根據控制規則賦予相應席位或下級指揮員控制權限,使之依據指揮員意圖,履行對所屬部(分)隊的控制職能。這種控制改變了傳統過於集中的控制方式,適應了戰場快速多變的要求和通信手段的局限,有利於調動下級自主作戰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基於計算精確控制,這是實施精確控制的基礎。戰前要精算,通過對敵我雙方兵力兵器和作戰目標實施精確計算,向指揮員提出最優作戰方案﹔戰中要快算,為指揮員調整決心提供依據﹔緊急情況要概算,為指揮員應變處置提供參考。
探索控制保障模式。作戰行動控制的高效實施需要實時有效的情報信息、全時聯通的通信網絡、及時更新的作戰數據等保障支持。探索基於“一幅圖”的情報信息保障。指揮員及指揮機關應充分利用指揮信息系統,全時全維獲取戰場信息,適時處理融合戰場信息,形成信息真實、要素全面、態勢清晰的戰場通用態勢圖,支持精確高效的作戰行動控制。探索基於“一張網”的指揮通信保障。針對作戰行動控制需求,著眼現有裝備建網、著眼綜合防護固網、著眼動態重組補網,採取“先進手段主要用、一般手段創新用、簡易手段保底用”的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構建一張全維覆蓋、時時連通、安全穩固的戰場通信網絡,為有效實施作戰行動控制提供網絡保障。探索基於“一個庫”的作戰數據保障。作戰數據是指揮信息系統運行的“氣”與“血”。應充分做好數據准備,及時補充與作戰對象、作戰環境、作戰目標相關的動態變化數據,不斷更新豐富系統數據庫,滿足作戰行動控制基於數據計算的需要。
強化訓練——破解陸戰場作戰行動控制難題的必由之路
提高部隊作戰行動控制能力根本途徑在訓練。針對演訓實踐暴露的問題,應注重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
強化作戰行動控制基本技能訓練。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裝備操作使用基本技能,是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實施作戰行動控制的重要手段。隻有熟練掌握,才能在作戰行動控制中靈活運用、有效控制。應進一步突出新型偵察裝備、指揮通信裝備和衛星導航裝備的操作使用訓練,提高控制手段運用能力;突出對偵察圖像、遙感影像和衛星雲圖的判讀訓練,提高掌握戰場態勢能力﹔突出利用作戰數據庫進行分析計算訓練,提高運籌“精算”能力;突出利用一體化指揮平台快速准確擬制作戰文書和標繪態勢圖的訓練,提高快速指揮作業能力﹔突出情報信息的分析、傳輸、融合、分發訓練,提高情報信息綜合利用能力。
注重作戰行動控制模擬仿真訓練。作戰行動控制訓練,難在構設瞬息萬變的真實戰場。模擬仿真訓練是解決這一難題的可行之路,也是必行之路。通過模擬仿真、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網絡交互等技術構設逼真、復雜多變的“虛擬戰場”,使各級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在難局、險局中不斷熟悉陸戰場作戰行動控制的內容、程序和方法。作戰行動控制模擬仿真訓練要著力在“真”“全”“實”“像”上下功夫。真,就是堅持未來仗怎麼打,軍事模型就怎麼構建,作戰行動樣式、指揮方式方法的問題選定和模型構建都應盡可能同實戰一致。全,就是要體現未來信息化陸戰場作戰體系全要素、作戰行動全過程、作戰指揮全流程,以及軍兵種力量、戰略戰役支援保障力量、新型作戰力量的控制,真正感受到未來作戰行動控制對象的多元性和實施的復雜性。實,就是交戰原則、作戰規則、基礎數據要盡可能與實際作戰行動相一致。像,就是作戰對手的模擬要源於對手、高於對手,切實讓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感受到對抗的真實性、殘酷性。
突出作戰行動控制整體性訓練。作戰行動控制訓練涉及院校和部隊,涉及多軍兵種專業,必須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安排。院校要在注重作戰籌劃訓練的同時,把作戰行動控制訓練獨立出來,納入戰例研究、想定作業和綜合演練,提高指揮和參謀人員對部隊作戰行動控制的能力素養。部隊要按照“仗在一起打、兵在一起訓”的要求,突出指揮員決策與機關控制的聯動訓練以及指揮機構各席位之間的聯動訓練﹔突出近距離火力支援、空(機)降作戰、特種作戰、電磁對抗、信火一體打擊等關鍵性作戰行動的控制訓練﹔突出復雜電磁環境的組網、固網、補網訓練和通聯訓練﹔突出所屬部隊和支援保障力量的整體聯動控制訓練﹔突出陸航、特戰、電抗、無人平台、防空反導等新型作戰力量的控制訓練。
加強作戰行動控制訓練評估。訓練評估作為看不見的“指揮棒”,對於強化作戰行動控制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要把作戰行動控制訓練評估突出出來,強化對作戰總體計劃與分支計劃的評估,避免重決心輕計劃,重決策輕協同的現象,引導部隊精細進行作戰籌劃准備﹔加大對機關各部門行動控制的評分權重,改變重決策輕控制的狀況﹔注重運用科學的評估方法,採取自己評估和互相評估相結合,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專家評估與仿真評估相結合的方法,查找問題,檢討得失﹔強化對作戰行動控制效果的講評,引導指揮決策與行動控制協調發展。(王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