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美專家預測未來大戰:中國用激光炮癱瘓美衛星

2016年05月07日15:06 | 來源:環球網
小字號
原標題:美專家預測未來大戰:中國用激光炮癱瘓美衛星

美國《新聞周刊》雜志網站5月4日發表文章稱,在美國“新美國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皮特·辛格和“大西洋理事會”未來戰爭項目主任阿古斯特·科爾共同創作的科幻小說《幽靈艦隊》中,作者描述了一場災難性的世界大戰,戰爭始於中國在太空中對美國發動偷襲。首先,在中國網絡司令部總部,中國的網絡戰士侵入五角大樓的GPS衛星網絡,並奪取了衛星信號控制權。網絡襲擊在美軍中間制造了嚴重的騷亂,因為被奪取GPS衛星信號控制權后,他們沒有了精確導航能力,無法跟蹤並利用精確彈藥針對目標實施打擊。然后,在距地面200英裡的空間站,中國宇航員利用激光炮瞄准了三十多顆美國衛星,對於美軍幾乎所有通信及監測活動而言,這些衛星都是至關重要的。在中國人這樣做以后,在這個新世紀的新戰場中,美國的技術優勢已經徹底退化,與數碼時代之前的二戰時期相差無幾。

文章稱,雖然這只是科幻小說,但發生“太空珍珠港事件”的威脅卻真實存在。目前美、中、俄三方太空競賽已經打響。中國的彈道導彈能夠打擊美國在距地面約500英裡的低地軌道運行的衛星,甚至能夠打擊其在距地面約22000英裡的地球同步軌道運行的衛星。而且,中國和俄羅斯還擁有能夠致盲偵察衛星上的照相機或徹底燒毀航天器的陸基激光武器。隻需幾年時間,為航天器配備激光武器的設想,也將成為現實。據信,莫斯科和北京也在開發能夠致殘、撞擊或摧毀其它衛星的衛星。

“太空珍珠港事件”促使美中俄爭奪太空高地

這種場景可能讀起來像科幻小說,但被軍事專家稱之為“太空珍珠港事件”的這種威脅,即在戰爭正式打響之前,偷襲美國衛星以達到削弱美軍的目的,一直是五角大樓規劃者們擔心的重要問題之一。對於今天的戰士而言,太空就是絕對的高地,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能夠像美軍那樣,成功的掌控了這些戰略高地。但在很大程度上來講,美國的GPS衛星星座、監視和通信衛星是不高防的,中國和俄羅斯都注意到了這一點。因此,目前美、中、俄三方太空競賽已經打響。這是自冷戰結束以來的第一輪競賽,表現為開發可摧毀對方空間資產的武器系統。

美國“新美國基金會”軍事戰略家員皮特·辛格告訴《新聞周刊》稱,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不僅致力於利用太空,還致力於阻止其他國家利用太空。許多中國軍事分析人士認為,中美兩國必然會在太空發生戰爭。與美國和俄羅斯一樣,中國也已將宇航員送入了太空,並把太空船送上了月球,正在開發自己的空間站。五角大樓還指出,北京方面繼續加強其在太空的軍事能力,發射了142顆衛星,提供情報、導航、通信及天氣預報能力,以“在危機或沖突發生時限制或阻止敵方使用天基武器。”

太空戰爭會有驚人的影響。如果中國南海領土主張或俄羅斯入侵東歐導致沖突爆發,美國的軍事衛星並不會是唯一受到威脅的太空資產。戰爭有可能會使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用衛星遭到破壞,從手機網絡到自動取款機都會受到破壞性影響。盡管這種沖突可能起於太空,但專家指出,它能容易就會在地球上引爆全面戰爭。

2016年,五角大樓將會斥資20億美元,尋找措施,應對國家安全衛星面臨的威脅。預計這個數字將會進一步增加,因為2017年美國劃撥了高達220億美元資金,以維持美國太空優勢。美國高級官員解釋稱,這種大規模投入,反映了五角大樓承認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實力出現了重大變化。他們指出,在冷戰結束后的前二十五年,美國的常規軍事力量是無可匹敵的,而這主要歸功於衛星給美軍帶來的戰場優勢。

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中,衛星的重要性首次得到了証實,它們使美國彈藥實現了精確制導,並為美軍指揮官提供了全球通信,從那時到現在,衛星一直在全球范圍內為美軍提供精確制導。

不過,正如美國防部副部長羅伯特·沃克所言,在過去十五年裡,美國國防開支大部分被投入中東戰場,中國和俄羅斯則研制出了“能夠挑戰我方優勢,特別是在網絡、電子戰及空間戰領域優勢”的先進武器。因此,“我們的技術優勢正在慢慢遭到侵蝕”。美國空軍第14航空軍大衛?巴克中將警告稱,如今再也不能忽視北京和莫斯科。它們阻止、破壞及降級美國很難予以保護的衛星系統,“使我們整個空間架構都處於危險之中。”

中俄研制反衛星武器 美太空優勢遭嚴重威脅

2015年12月,駐科羅拉多州彼得森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舉行了一次以2025年外太空戰爭為演習預案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大約有200美軍、民專家,以及來自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代表參與了此次演習。目前演習細節及美軍的空間武器系統仍屬高度機密信息。不過,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指出,演習包括不同作戰環境下的全方位威脅。

已知的威脅包括能夠打擊美國在距地面約500英裡的低地軌道運行的衛星,乃至在距地面約22000英裡的地球同步軌道運行的衛星的中國彈道導彈。中國和俄羅斯還擁有能夠致盲偵察衛星上的照相機或徹底燒毀航天器的陸基激光武器。據專家稱,隻需幾年時間,為航天器配備激光武器的設想,就能夠成為現實了。據信,莫斯科和北京也在開發能夠致殘、撞擊或摧毀其它衛星的衛星。

在太空中發生的任何戰斗,都不可避免的會伴隨著類似2011年時的網絡攻擊——當時,一名羅馬尼亞黑客竊取了美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機密衛星數據。三年后,美國官員稱,中國黑客攻擊了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衛星網絡,迫使衛星網絡被關閉了兩天。這種入侵暴露出了一個危險的漏洞:與《幽靈艦隊》中的橋段類似,黑客能夠重新編寫美國衛星的代碼,使之向美國及其盟國軍隊發送錯誤的天氣預報、坐標以及其他虛假信息,瓦解衛星的導航及定位能力。身為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及美國情報機構顧問的辛格指出,衛星黑客甚至能夠使一枚美國導彈重新定向,攻擊自己的部隊,或改變衛星的運行路線。

這並非軍事規劃者第一次對太空戰爭威脅表示擔心。1957年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時候,美國就曾擔心前蘇聯從太空向美國發動核打擊,於是就開始探索反衛星的途徑。美國軍方還在太空中進行了一系列核試驗。1962年,在南太平洋上空250英裡處進行的一次核試驗,產生了強大的電磁脈沖,燒壞了五顆美國衛星的電子元器件,並導致數千英裡外發生了停電和電話及無線電中斷的情況。按照聯合國《外層空間條約》的規定——該條約禁止在太空中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關試驗於1967年結束。

在冷戰期間接下來的時間裡,強大的監視衛星成為了美國和蘇聯早期預警系統的關鍵組件,主要用於探測核試驗或導彈發射的准備工作。但這並不能阻止兩個互為對手的超級大國探索太空優勢的途徑。蘇聯開發出了一種相當於自殺式汽車炸彈的東西,即一種能夠靠近在軌美國衛星附近並在其旁邊爆炸的無人航空載具。上世紀八十年代,裡根總統啟動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戰略防御倡議”,也就是“星球大戰”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由陸基攔截導彈和天基激光武器組成的多層戰略防御系統,來保護美國免受蘇聯核彈道導彈攻擊。1985年,一架美國空軍F=15戰斗機在38000英尺高空發射導彈摧毀了一顆即將報廢的美國衛星,証實了美國的反衛星能力。

然而,美聯兩國始終都沒有在太空開戰。美國官員稱,這是因為雙方都知道對方將早期預警衛星視為其核武庫的關鍵組成部分。針對對方衛星發動打擊,會被視為是第一輪核打擊行動,並立即引發核報復。“我們和蘇聯都知道攻擊衛星是不可跨越的一道紅線。”

但在冷戰結束后,在1991年,太空環境變得更加復雜。除美、俄之外,還有約60個國家擁有在軌衛星。據估計,有1100顆衛星在圍繞地球運動。與此同時,美國軍隊對人造衛星的依賴程度空間提高——不僅用於核預警,還用於滿足常規軍事需求,例如通信、天氣預報和導航。然而,在如何保護衛星資產的問題上,五角大樓卻並沒有花多少時間思考。美國軍事領導人開始把太空視為是美國的“聖殿”,人力及財力資源都被轉移到其他優先事項上。“新美國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皮特·辛格指出:“我們的對手注意到了這一切。”

美積極採取太空資產保護措施

2007年1月,中國利用一枚導彈擊落了一顆老化的在軌氣象衛星,有關中國正在研發反衛星武器的猜測之聲愈來愈高。然后,在2013年,中國試射的一枚導彈達到了18000英裡高空,足夠擊落美國GPS衛星,幾乎要觸及在距地面22000英尺上空的地球同步軌道運行的預警衛星。據信,中國在2010年,2014年和2015年都進行了類似的試驗,因此五角大樓的規劃者認為中國將部署這些導彈,例美國的太空資產受到不斷的威脅。2015年,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司令威廉姆?希爾頓指出,“如果你不准備部署它,就不會制定一個七年發展計劃。”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舉動也令人懷疑。2013年至2014年間,俄羅斯發射了四顆軍用衛星。據太空監視專家、前美國空軍上尉布賴恩·威登稱,其中三個衛星已經多次變軌。它們靠近俄羅斯的一個航天器,甚至與它相撞。第四顆衛星不斷機動,靠近幾顆新發射的俄羅斯衛星,距離國際通信衛星組織的兩顆通信衛星極近。威登稱稱,這種技術可以被用於制造反衛星武器。但他補充稱,並不清楚俄羅斯是否是在進行反衛星武器試驗。

目前,美國軍事規劃者更有在討論如何保護軍用衛星資產,如何在一些軍用衛星在沖突中被淘汰出局的情況下保持維持信息流的問題。五角大樓強調彈性概念,並進一步普及部分最新型軍用衛星使用的防御辦法,包括跳頻,使衛星在受到干擾時,通過其他替代頻率傳輸數據。美軍還在通過從中立國和商業衛星購買數據,還多樣化其情報源。目前,美軍官員正在尋找GPS導航的替代方案。他們還在嚴格審查兩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衛星項目——無論是對美國的戰略核防御而言,還是對常規通信及監視能力而言,這兩個項目都是至關重要的。(知遠 北風)

您看完這條新聞的表情是?

(責編:黃子娟、劉軍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