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如何管理使用智能手機:充當微型火控系統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美國軍方對智能手機的軍事化應用也越來越重視。
2010年3月,美陸軍宣布“軍隊應用”挑戰項目,拉開了新時期美軍智能手機研發計劃的序幕。為了打牢美軍智能手機軍事應用發展的基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先后提出了6大關鍵項目:適合軍用的手機應用程序、適應戰場環境變化的手機應用程序、高級軍用無線網絡、商用移動設備的完全磁盤加密方法、基於內容的移動前線網絡、移動虛擬操作服務,在網絡、系統構架、加密方法、軟件應用等方面對智能手機軍事應用進行了研究和規范。目前,智能手機在美軍軍事行動中頻頻“現身”。
用作戰場態勢感知終端。通過智能手機無線信號,可對自己發射的微型無人機和機器人進行遙控,完成偵察、監視任務。作戰人員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接收各種偵察系統獲得的情報信息,形成綜合、全面的戰場態勢感知。美國某公司開發了“雷神智能戰術系統”,隻要在智能手機輸入查詢要求,就能獲得周圍2公裡范圍內所有衛星圖像及空中、地面的偵察情報資料。這款軍用智能手機還可將10至20名戰友列入“好友名單”,實時顯示己方態勢,更好協調作戰行動。據美國《國防》雜志報道,美國海軍將為航母上的水兵和陸戰隊員配備智能手機,對艦船、飛機內外狀況,以及艦上人員進行監控和定位。
充當微型火控系統。據報道,雷神在美國國防部要求下,開發Android軍用系統,最新產品正由美國特種部隊進行深度測試,期望提升美國陸軍“數字化戰場”戰斗力。該系統能鎖定敵軍坐標,精確測算風速、重力、地球轉速等微小因素對彈道的影響 ,修正射擊諸元,並遙控火炮與導彈攻擊,精度極高、功能極為強大,使智能手機有機會成為改變未來戰場的制勝關鍵。
軍事數據存儲處理。2008年,美軍給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執行任務的士兵發放了手機,這些手機儲存了詳細的任務清單、圖片等信息,還有當地人的日常用語,利用儲存的聲音信息,士兵們可以與當地軍民交流,改變了之前隻能通過“手舞足蹈”和當地人溝通的窘境。簡單的數據處理功能並不足以說明智能手機“無所不能”。現在,美國陸軍已經開始測試將智能手機用作數據存儲器和處理器。這種技術是正通過一種互動的增強版“谷歌地球”的模擬地球軟件來實現,美國陸軍無人機項目副主管提姆奧因斯稱之為“戰爭軟件”的系統,其硬件實質上是一個數據存檔系統,類似於信息終端機,可以提取硬盤驅動器的數據,並進行分析、處理。
官兵的生活助手。美軍還開發了大量面向部隊智能手機的app,用戶可以在應用軟件商店下載,還有可供新兵下載的體能鍛煉軟件,用於自行調整飲食和鍛煉計劃。有了這些手機軟件,新兵無需逐一購買軍事教材,既節約了訓練成本,又提高了學習效率。2010年,美國國防部下屬的國家遠程醫療與技術中心推出了一款名為“情緒跟蹤器”的應用軟件,該軟件能獲取在外執行任務軍人的情緒變化和壓力狀況,設計了包括加密存放士兵個人的音樂、視頻、短信以及照片,提供單人游戲,指導士兵進行肌肉放鬆練習等新功能。(陸天歌 張舟 王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