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柏耀平:隨時准備接受組織最為嚴苛的考驗

2016年06月17日15:58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入黨那一刻)柏耀平:隨時准備接受組織最為嚴苛的考驗

   新華網青島6月17日電題:柏耀平:隨時准備接受組織最為嚴苛的考驗

   鄭文浩、張剛

   對很多關心中國海軍發展的人來說,柏耀平這個名字,可謂是耳熟能詳。

   如今,這位“上天能駕機、下海能操艦”的海軍復合型人才的代表,已走上了北海艦隊副參謀長的新崗位。

   1980年,即將高中畢業的柏耀平毅然選擇了空軍航校﹔在成長為飛行員的道路上,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柏耀平用一個個選擇,証明了他隨時准備著接受組織最為嚴苛的考驗。

   成為黨員,首先闖過淘汰關

   1980年,已是恢復高考的第4年。

   也在這一年,即將高中畢業的柏耀平面臨了人生的第一個選擇:是參加空軍招飛成為飛行員,還是考大學。

   “雖說一人當兵,全家光榮,但那時參軍已不是那麼熱了。”一邊是報國的激情,一邊是現實,去還是不去?柏耀平回憶,是老父親的建議堅定了自己的信心,“他是老共產黨員,他說,應該去!”

  駕駛噴氣式戰斗機的柏耀平(資料圖片)

   然而,走進航校,柏耀平馬上明白在夢想背后,是“殘酷”的考驗:一次大體檢就淘汰了30個人﹔飛行理論淘汰率達到了10%﹔初教機訓練17個人淘汰了6個,高教機訓練10個人又淘汰了4個。

   “共產黨員是各行業的先進分子。具體到戰斗機飛行員,首先就是要成為合格的飛行員,然后才能談到入黨的問題。”柏耀平說,“當時我們考慮最多的,就是闖過淘汰關。”

   1983年4月,還在當時新疆第八航空學校學習的柏耀平,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站在黨旗下宣誓時,柏耀平內心充滿感慨,“黨員是對飛行員政治上的要求,如果連黨員的標准都達不到,又何談駕馭戰鷹保衛祖國。”

   在柏耀平記憶中,那時他們這些20歲左右的年輕人,還談不上對黨的理論有什麼高深的理解,但是入黨對個人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至關重要,“黨員就要打仗沖鋒在前。小時受到的教育,革命先烈的光輝形象,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自己對黨的認識。而入黨之后,無疑又對這種使命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責編:閆嘉琪、張玉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