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副穿越時空的望遠鏡,我們能看到什麼?【5】
2016年08月01日08:34 | 來源:中國軍網

見証漢藏團結佳話的錦幛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廳裡,陳列著一面紅色的綢緞錦幛。錦幛長2.85米、寬0.64米,上面書寫“興盛番族”4個字,每字有0.4米見方。錦幛右端豎書“中甸歸化寺存”,左下角豎書“賀龍”。這塊錦幛是當年紅軍長征中由賀龍贈送給藏族中甸歸化寺的,它凝結著紅軍官兵對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誼,也見証了漢藏團結的一段歷史佳話。
中甸位於滇西北,是藏族同胞聚居地。當時城外有座歸化寺,是雲南最大的喇嘛寺,也是當地真正的統治中心,鬆本活佛及八大老僧常居於此。
1936年4月下旬,紅二、六軍團長征路經雲南中甸。部隊嚴格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藏族僧俗群眾的普遍好評。賀龍等還應邀拜訪了歸化寺,歸化寺以寺院最高禮節迎接賀龍,破例舉行了隻有每年冬月慶祝豐收、祈禱吉祥如意時才舉行的“跳神”儀式。賀龍將准備好的書有“興盛番族”的錦幛和其他禮品贈給活佛,並發表了宣傳黨的政策和北上抗日主張的講話。活佛等接過錦幛后表示堅決擁護紅軍,願竭力為紅軍提供幫助。
隨后,歸化寺令當地商人和富戶打開倉庫,將青稞以及大量鹽巴、紅糖等物資賣給紅軍。在歸化寺和藏民幫助下,紅軍2天內籌集了20萬斤糧食。1936年5月5日,紅二、六軍團從中甸出發,在藏民的幫助下,連續翻越幾座長年積雪的山峰,於7月2日與紅四方面軍會師。
![]() | ![]() |
(責編:邱越、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