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中紅軍擊落過敵人6架飛機(圖)

這是參加“圍剿”紅軍長征的國民黨軍空軍(資料照片)。
在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中,國民黨軍共投入200多架飛機參加戰斗。從紅6軍團西征為中央紅軍探路拉開長征序幕到長征結束,敵機一路咬著不放。盡管紅軍沒有專門的防空武器,但依靠簡陋的步槍、機槍等輕武器,依然在戰斗中擊落了6架敵機。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在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中,國民黨軍共投入200多架飛機參加戰斗。從紅6軍團西征為中央紅軍探路拉開長征序幕到長征結束,敵機一路咬著不放。盡管紅軍沒有專門的防空武器,但依靠簡陋的步槍、機槍等輕武器,依然在戰斗中擊落了6架敵機。
1934年9月7日,當長征先遣部隊紅6軍團前衛部隊挺進到廣西全縣時,被一架桂系空軍AVPO-637號偵察機發現。由於紅軍沒有任何防空武器,這架飛機的飛行員十分狂妄,按下機頭一陣俯沖掃射,打死打傷十幾名紅軍戰士。憤怒的紅軍指揮員立即組織前衛連步、機槍手在敵機再次俯沖時集火射擊。一輪密集開火后,敵機油箱被擊中,拖著長長的煙火栽到了附近的稻田裡,飛行員在出逃時被擊斃。這是紅軍長征途中擊落的第1架國民黨軍飛機。
1934年11月24日,紅軍在突破敵第四道封鎖線時,遭敵薛岳、何健、白崇禧的包圍攻擊,與優勢敵軍在湘江兩岸展開了慘烈的大血戰。蔣介石調其中央空軍第3中隊從南昌起飛實施增援,對攻勢猛烈的紅軍進行空中轟炸。擔任預備隊的紅1軍團第2師一邊疏散隱蔽,一邊對敵機集火齊射,擊落敵709號戰斗機,飛行員謝廷藩、魏德跳傘后被紅軍俘虜。國民黨中央空軍為掩飾這次空中損失和飛行員的被俘,對外宣稱第三中隊飛行員謝廷藩、魏德在“剿共”中“壯烈殉難”,使二人成為國民黨中央空軍在“剿共”作戰中首次“殉難”的活“烈士”。
遵義會議后,紅軍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採取高度機動靈活的運動戰方針,實施了四渡赤水作戰,牽著蔣介石“圍剿”大軍的鼻子打盤旋戰。紅軍作戰行動的變化,完全打亂了蔣介石的預期部署,於是頻繁派出飛機進行空中偵察,企圖發現新線索和紅軍主力確切位置。
1935年3月,中央紅軍由黔北名鎮茅台三渡赤水。3月18日,國民黨空軍3架偵察、轟炸機尋蹤覓跡而至,輪番攻擊、騷擾中央縱隊駐地。中革軍委警衛營營長楊梅生立即指揮防空連用4挺重機槍改裝的“高射機槍”,對准從雲層裡鑽出的敵機猛烈射擊,敵飛行員還沒搞清是怎麼回事,就被打了個“倒栽蔥”,連人帶機拖著長煙鑽進了茅台鎮附近的赤水河裡。
據時任警衛營防空連連長葉蔭庭后來回憶:“在我軍土‘高射機槍’的猛烈射擊下,隨著‘轟’的一聲巨響,茅台城下閃出一道火光,隨即升起一團濃煙。另外兩架敵機見勢不妙,夾起尾巴,哀鳴著逃走了。”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