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紀念>>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重走長征路>>貴州

【網絡媒體走轉改】

貴州湄潭:茶旅結合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2016年09月09日15:3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圖為金花村“七彩部落”美景。周遠鋼 攝

圖為金花村“七彩部落”美景。周遠鋼 攝

人民網湄潭9月8日電(王欽)貴州湄潭縣田家溝,曾在2011年因一曲《十謝共產黨》名聲在外,如今此地已成為湄潭茶文化鄉村旅游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裡的農民依靠種茶致富,人均擁有茶園2畝,“山上茶園翠綠、山下田園飄香、黔北民居連片、靚麗現代農庄”是田家溝融入綠水青山的真實寫照,這裡的茶旅一體化已成為幸福生活的注腳之一。

田家溝屬於興隆鎮龍鳳村,該村正把幸福、生態、文化鐫寫在湄潭的區域名片上,把打造鄉村旅游和發展茶產業作為主動力,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達15500萬元。在湄潭縣興隆鎮這個茶產業佔三分之二以上的鄉鎮中,田家溝依山傍水、生態良好、環境優美,茶園綠滿山頭,山下美景相依,別具一格的廊橋水榭與清新舒適的人居環境,令不少游客向往。

“一謝共產黨,翻身把你想,以前我們做牛馬,現在人人把家當﹔二謝共產黨,吃飯把你想,以前忍飢又挨餓,現在溫飽奔小康……十謝共產黨,養老把你想,以前撫兒來防老,現在丟心政府養。”村民自編花燈戲,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將近年來的新生活、新變化形象地表達了出來。然而,在沒有種茶樹前,田家溝到處是荒山,農民的腰包也是“空的”。

“看著村民日子好過,自己心裡也跟著樂。”湄潭縣興隆鎮黨委書記陳清鬆告訴記者,由於生態優良、海拔適度、雨霧充足,非常適合茶生長,田家溝發展茶產業,百姓富了,路也寬了,好多家庭都買上了轎車,真正將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實際上,田家溝只是湄潭茶旅一體化助推農民奔小康的一個縮影。擁有生態茶園60萬畝的貴州第一茶縣湄潭,2015年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實現25222元、10113元,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92%。湄潭縣湄江鎮金花村就是一個短時間走上小康路的典型。

湄潭縣湄江鎮金花村,距離興隆鎮田家溝隻有5公裡左右,該村2015年開發了七彩部落項目,發展茶旅融合,統一山林、土地、房屋等資源,探索建立了“戶戶是股東、家家能分紅”的新型農村經營模式,運用群眾入股連心的方式抱團開發鄉村旅游,改善了傳統農家樂單打獨斗的經營發展模式,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了從2014年11132元到2015年16000余元的轉變。

金花村村民袁連國說到近幾年的變化,感覺生活條件變得更加寬裕了。“以往靠種地為生,偶爾外出給人裝修房子,一天收入300—500元,收入來源比較單一﹔現在土地流轉種上了果樹,一年還有1800余元流轉補助資金,開辦的農家樂也增加了收入,多種渠道賺錢心情舒暢!”

除了被流轉的1.8畝土地外,袁連國還經營有5畝茶園,他的大兒子在外地工作,小兒子幫助打點茶園和農家樂,一家人的人均年收入在5萬元左右。“家鄉變美了,環境變好了,村民的腰包更鼓了。”袁連國說,2015年,金花村隻有4家農家樂,2016年隨著七彩部落的形成,金花村又新增了14家農家樂,村民主動參與新農村建設,享受到鄉村旅游業發展帶來的實惠。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