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用“心”講述:紅軍長征勝利對改革強軍的啟示

2016年10月21日16:18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10月21日,10時,北京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奮斗。長征勝利啟示我們:人民軍隊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贏得勝利的根本保証。長征鍛煉了人民軍隊,長征磨練了人民軍隊,長征成就了人民軍隊,長征開啟了人民軍隊發展的新起點。長征是人民軍隊的光榮,光榮的人民軍隊必須永遠繼承紅軍長征的偉大精神和優良作風。”習近平主席鏗鏘有力的話語在人民大會堂久久回蕩……

萬人大禮堂的深邃穹頂,繁星閃爍,紅色五角星光輝耀目,給人溫暖和力量。這不禁讓人聯想起茫茫太空,星移斗轉,壯懷激烈。那些歲月淘洗、血火淬礪的真理,正在我們心中轟鳴回蕩!

浩瀚宇宙,“飛馬”行空!心隨都是屬馬的兩位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從太空俯瞰大地,天地悠悠,恍如隔世。當年紅軍走過了那樣一條蜿蜒曲折的路,而現在中國軍人的腳步已經走向太空,這是多麼壯麗的長征!

關鍵詞1:核心

日益成熟的領導核心是紅軍長征勝利的保証

1934年10月18日,夕陽西下,毛澤東躺在擔架上,從江西於都縣城濂溪路北門1號出發。

一年后,1935年的10月19日,毛澤東隨陝甘支隊一縱隊到達陝北保安縣的吳起鎮。站在蔣介石看來異常貧瘠的土地上,他卻說:陝北是兩點,一個落腳點,一個出發點!

“長征的勝利,不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們黨找到了中國革命力量生存發展新的落腳點,找到了中國革命事業勝利前進新的出發點。”習近平主席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令人感奮。

仰望長征畫卷,凝望抗戰硝煙,今天我們深感這的確是一個難得的落腳點,這的確是一次給力的再出發。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更讓周恩來等人意識到此前已經靠邊站的毛澤東的戰略遠見,但是他不能左右王明的錯誤路線、李德的瞎指揮。令人欣慰的是,他和幾位戰友力主帶上老毛一起遠征。

中央紅軍夜渡於都河后3個月,遵義會議召開。會議的親歷者們憑著回憶最后“確定”了遵義會議召開的地點和時間——1935年1月15日至17日。此前,中央紅軍“家底子”快被李德敗光了,一直被國民黨追擊,紅軍將士傷亡慘重,對李德的指揮忍無可忍。

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的這次政治局擴大會議,與會者的“唇槍舌劍”。毛澤東的身體康復了一些,他發言后,帶著傷發著燒參加會議的王稼祥接著發言:“我首先表示擁護毛澤東同志的觀點,並指出了博古、李德等在軍事指揮上的一系列嚴重錯誤,尖銳地批判了他們的單純防御的指導思想,為了扭轉當前不利局勢,提議請毛澤東同志出來指揮紅軍部隊。”《解放軍報》刊發的一篇文章還原了諸多歷史細節。比如,素來謙遜穩重、寬厚慈祥的朱德,這次也聲色俱厲地追究起臨時中央領導的錯誤。他大聲質問李德:“有什麼本錢,就打什麼仗,沒有本錢,打什麼樣仗?”博古被批駁得面紅耳赤,無奈地說道:“我要考慮考慮。”李德遠遠地坐在門旁,隻能通過伍修權的翻譯來了解其他人在說什麼……

“遵義會議放光輝,全黨全軍齊歡慶。”長征組歌這樣唱,的確是有原因的。中學歷史教材說:遵義會議開始確立實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

回望雄關漫道長征路,在我們黨和紅軍生死存亡的重大歷史關頭,是什麼因素起了決定性作用,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

毫無疑問,決定性的因素,是我們黨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堅強中央領導集體,確立了符合中國革命實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正如習近平主席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所說:“長征的勝利,使我們黨進一步認識到,隻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引向勝利。這是在血的教訓和斗爭考驗中得出的真理。”

遵義會議上“遠遠地坐在門旁”的李德,實踐証明他不了解中國革命實際,是個“門外漢”。在他的指揮下,紅軍屢戰屢敗,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機械地執行共產國際指示,迷信和盲從蘇聯經驗,嚴重脫離中國革命實際,拒絕並壓制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就會搞糟甚至葬送革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走出遵義會議會場的毛澤東和他戰友們並不輕鬆。

自主決定仗怎麼打,路怎麼走,或者說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嚴峻考驗著中央領導集體。

紅軍長征,艱苦卓絕,中央領導集體需要應對三大方面的斗爭:與國民黨軍隊的殊死搏擊,你死我活,魚死網破﹔與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的生死搏弈﹔與黨內“負能量”的斗爭。

遵義會議后,這三個方面的斗爭可以說都加劇了。

國民黨投入更多兵力絞殺紅軍,蔣介石飛赴前線督戰,各地軍閥保護自己地盤也是蠻拼的,土城戰役等就是例証……

四渡赤水,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悲壯!艱苦!卓絕!

不論怎麼說,遵義會議后,在中央領導集體的帶領下,中央紅軍漸漸甩掉了追敵。

遵義會議后的5個月,1935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到了四川小金縣達維鎮,接著在懋功以北的兩河口舉行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大會。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和領導紅四方面軍的張國燾都出席了大會。兩大主力紅軍會師,增強了紅軍的戰斗力,總兵力達10多萬人。

但是,張國燾自恃紅四方面軍有8萬之眾,兵強槍多,深感最有資格問鼎紅軍最高領袖,於是野心膨脹,另立中央,執意南下,結果造成紅軍巨大傷亡。

1960年秋天,記者埃德加·斯諾在北京再次見到毛澤東,此時距離他們在延安窯洞中徹夜長談已經過去了24年,斯諾向毛澤東提出一個問題:“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什麼時候?”毛澤東回答說,那是1935年長征途中,在草地與張國燾之間的斗爭,“當時黨面臨著分裂,甚至有可能發生前途未卜的內戰。”

毛澤東、中央領導集體的正確戰略判斷和大局為重的寬容,讓紅四方面軍隊的徐向前、陳昌浩和其他紅軍將士逼著張國燾聽命中央,同意北上。

到達陝北后,最終選擇背叛共產黨、投靠蔣介石的張國燾,逃離延安時連個警衛員都未能帶走。這也折射了中央領導集體的魅力。

成熟的領導核心是紅軍長征勝利的保証。誠哉斯言。

生死存亡關頭,我們黨的領導核心力挽狂瀾!

回望長征路,讓我們更深切地理解領悟核心意識,更自覺地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有信心與力量,走好新長征路!  

(責編:王璐佳(實習生)、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