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瞻仰紅軍長征舊址之隨想【2】

2016年10月21日16:52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小字號

時光流逝,滄海桑田,保持歷史遺址的原貌很難,但要有這種意識。尤其是紅色遺址,有別於一般的旅游資源,須避免過度的商業開發,不能有太多的商業氣息。環境要有庄重感,游客要有敬畏心。來此不同於觀光,而是向歷史和先烈致敬,重在傳承精神、陶冶情操。硝煙雖散盡,但歷史不應也不能被遺忘。

在四川境內,紅軍幾度處在生死關頭,但每每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化險為夷,創下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一路走來,我主要有兩點感受。

一是紅軍有信仰作為精神支撐。因為有信仰,紅軍有必勝信念,成為打不垮、打不散的鐵軍。石達開大軍兵敗大渡河,而72年后紅軍卻在同一個地點成功強渡大渡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並非單純在於雙方民族政策的差異。為贏得時間奪取瀘定橋,紅軍一晝夜行軍240裡,在暴雨迷霧中走羊腸小道,沿途還得與攔截之敵交戰、遇水架橋,沒有鋼鐵般的意志根本做不到。紅軍刻印的報紙《戰士》及時報道了這兩大戰事,並在空白處刻寫道:“用我們鐵的紅軍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勇猛精神掃平一切當前敵人”。這一細節說明紅軍根本不是潰敗之師,有著驚人的戰斗力。瀘定有位干部說,以飛奪瀘定橋為界,紅軍長征起初是與人斗,打破敵人的圍追堵截﹔隨后渡河北上,爬雪山過草地,是與天斗。這番話歸納得簡練而又生動。“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紅軍以血的犧牲、鐵的意志攻堅克難,進而開辟了通往勝利的道路。

二是紅軍貫徹了群眾路線。中央紅軍長征后,在敵軍重兵圍剿下始終處於流動作戰狀態,沒有根據地作為依托,給養、兵源得不到及時補充。突破湘江防線后,紅軍兵力從8萬多人銳減至3萬多人,隨后連番惡戰又有折損,處境確實極為險惡。紅軍官兵多為窮苦人出身,與勞苦大眾有著天然的聯系。紅軍揮戈所向,沒收官庫、剝奪土豪劣紳浮財,開倉分糧,開監放人,且軍紀嚴明。這樣一支正義之師,自然得到民眾擁戴。張愛萍將軍就此回憶說:“由於先頭兄弟部隊做了許多群眾工作,我們每到一地,像進入老區似的,不論大村小鎮,群眾紛紛自動幫助我們帶路,抬擔架,運輸物資,並積極地協同我軍地方工作組打土豪。自動參加紅軍的人到處皆是。特別是過了西昌,進到漢、彝族雜居的地區,群眾擁軍、參軍的情形更加熱烈。”倘若沒有沿途民眾踴躍參軍,紅軍就無法保持有生力量﹔沒有群眾冒險做向導,紅軍就難以在陌生復雜的環境順利行軍、避實擊虛﹔沒有安順場8位船工,17名紅軍縱然再英勇,也無法用僅有的一條船渡過流水湍急的大渡河。總之,有了群眾支持,紅軍才不至於成為“石達開第二”,才得以在征途中殺出一條條血路。

長征是我們黨和軍隊以及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長征,成為一個具有重大象征意義的時間坐標。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主席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鄭重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習近平總書記把改革開放新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喻作“新長征”,強調“我們要走新的長征路,長征永遠在路上”。“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在昔日紅軍走過的路線上,西昌建起衛星發射中心,見証了我國航天發射能力的不斷提升﹔雅安至西昌之間的深山峽谷建成雅西高速公路,有“天梯高速”之稱,驅車穿過拖烏山,仿佛在雲間行駛。冕寧、石棉、瀘定三縣山地面積居多,農村人口居多,發展相對滯后。隨著交通條件改善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尤其是眼下實施精准扶貧,面貌有了很大改變。縣城具有現代氣息,干淨整潔。鄉村民居大多是樓房。此行我們走訪了多個山村,生態好、環境美,令人流連忘返。例如,石棉縣挖角鄉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種植黃果柑,該水果具有花果同樹等特點,果肉細嫩多汁、甜酸適度,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果林成片,山水瀲灩,美不勝收。瀘定縣和平村依托牛背山、娘娘山等旅游資源,發展山地旅游農家接待站,打造“生態農業和山地旅游示范村”,搞得有聲有色。這體現了我國社會制度的優越性,也折射出當地干群的精神面貌。行百裡者半九十,面對前進道路上已知及無法預知的各種風險挑戰,我們要多一份從容、自信和堅毅,“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2016年9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黨校 常務副校長、教授 夏春濤)

(責編:王璐佳(實習生)、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