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鄧小平為何提名劉華清任軍委副主席

2016年11月12日09:37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從一個農家子弟成長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共和國的上將、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雖沒有九死一生的赫赫戰功,也沒有驚天動地的疆場傳奇,卻寫就了一個軍人的輝煌人生,實現了個人的前途命運與民族、國家和人民軍隊前途命運的完美結合。在劉華清誕辰100周年之際,曾擔任其秘書工作的姜為民同志歷時十年,完成了《劉華清年譜》的編纂工作。機緣湊巧,我有幸擔任了這部年譜的責任編輯,由此走進了劉華清的光彩人生。

  《劉華清年譜》分上中下三卷,共計130余萬字,以中央檔案館、解放軍檔案館保存的檔案資料和劉華清的工作日記等文獻材料為主要依據,同時又使用了其他文獻和訪問材料,豐富、翔實、完整、准確、權威地記錄了劉華清從1916年誕生到2011年逝世95年間的生平、業績,全面反映了劉華清的革命生涯、歷史貢獻、重要思想觀點和崇高風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民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歷史進程,尤其是改革開放后人民軍隊發展建設的光輝歷程,對繼承和發揚我黨我軍優良傳統,汲取我軍改革、建設和發展經驗都有重要意義。

  在《劉華清年譜》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劉華清人生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但在關鍵的步子上,他選擇了正確的方向,邁出了堅定的步伐,登上了人生理想的峰巔。

  從1929年開始,13歲的兒童團長劉華清就在故鄉湖北紅安這塊革命的熱土上走上革命的道路,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反“圍剿”作戰。1934年,18歲的劉華清被任命為紅二十五軍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於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縣何家沖出發西進,開始了偉大的長征。長征出發前夕,他寫下了“決心拋去一切留戀,革命到底”的誓言。長征路上,在獨樹鎮戰斗中腿負重傷,組織上明確傷員可以就地安置,但他態度堅決地說:“給100塊大洋也不留下,死也要死在紅軍隊伍中。”更可貴的是,在長征途中,19歲的劉華清和軍團政治部秘書長程坦一起,共同將紅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改編成傳誦至今的軍歌。

  1954年8月,38歲的劉華清堅決服從中央軍委命令,前往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習,成為一名具有專業化、現代化知識的高級科技領導干部。劉華清的這次留學經歷為他后來走上海軍和軍委領導崗位,尤其是在領導軍隊裝備科研和海軍整體改革、建設和發展工作中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基礎。在1982年召開的中共十二大期間,鄧小平對他說:“你還是回海軍工作,海軍的問題不少,要整頓。”這樣,66歲的劉華清出任海軍司令員,回到了他“三進三出”的海軍。他對自己說:“今后的日子,我將竭盡所能,率領海軍將士,醫治傷痛,強壯自己,以新的姿態走進海洋,完成國家重托。”他深入部隊調查研究,查找問題,辯証分析,對海軍的改革和發展戰略提出了由數量型向質量型、從沿岸型向近海型轉變等前瞻性的決策建議。再比如,他力主發展航空母艦,強調“航母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也是海軍能遂行海上多兵種聯合作戰的核心”﹔他主持起草了關於加強南沙防衛的建議,參與指導了南沙的斗爭,指導完成了設置海洋觀測站、修建機場等重大任務。

  連劉華清自己也不會想到,他人生道路最出華彩的竟然是在古稀之年。在《劉華清年譜》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1989年9月4日這一天,鄧小平主動提出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提名劉華清任副主席等人事方案。鄧小平說:“劉華清身體好,知識面比較寬,解放后一直搞國防工業、搞科技裝備,在蘇聯還學習了好幾年。他懂科學,搞衛星、導彈都參加過,是榮臻同志的主要助手。選這麼個人當軍委副主席恐怕比隻看資格好。我們軍隊中老干部四方面軍的佔大多數,這個副主席要是四方面軍的。劉華清同志是四方面軍的,某種程度上說是比較年輕力壯一點的,身體好,是能聽黨的話的。當然聽黨的話的人很多,但是他的條件都具備。”在11月9日舉行的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上,73歲的劉華清正式出任軍委副主席。他沒有辜負黨中央和鄧小平的重托,沒有辜負全國人民和全軍指戰員的期望,認真履行職責,直至1997年在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上從中央政治局常委和軍委副主席的領導崗位上退出。誠如他自己在回憶錄中所言:“作為公民,我為國家和民族盡心盡力,貢獻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為軍人,我一直在沖鋒陷陣,沒有讓軍裝沾上污點﹔作為下級,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將來匯報,可以不用汗顏。”

  春華秋實,海晏河清。劉華清幾乎經歷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開放的全過程,為理想信念奮斗了一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經歷了艱苦的鄂東北游擊戰爭和艱難的萬裡長征。抗日戰爭年代,劉華清隨一二九師堅持對日作戰,曾在劉伯承、鄧小平直接領導下工作。解放戰爭中,劉華清創造性地採取火線入黨、火線記功、火線整編等方式激發官兵斗志,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戰樣式,取得多次戰役戰斗的勝利。進軍大西南后,他探索創辦正規軍事院校、培養了大批現代化軍政人才。新中國成立后,他在海軍正規化建設和國防科研方面繼續探索,主持編寫修改海軍條令條例和教材﹔出任國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長,白手起家,探索了符合我國國情的艦船科研發展路子。“文化大革命”中,他受不公正待遇,依然保持旺盛斗志和樂觀精神,敢於擔當,敢於負責,組織領導過水上、水下、空中等各種兵器裝備的研制和決策。在“東方紅一號”衛星研制過程中,他冒著風險毅然拍板,告訴科研人員“技術上你負責,其他問題我負責”,表現了他矢志強軍、獻身國防的使命擔當。人生的每一步,劉華清都走得光明磊落,走得踏踏實實。

  在軍委領導崗位上,劉華清勇於開拓、銳意改革,提出“加快和深化軍隊改革,一要堅決,二要求實,三要聽指揮”﹔強調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要在戰略指導上突出威懾、慎戰、自衛,在戰役戰斗上要積極運用和發展攻勢作戰思想,奪取戰爭主動權。而在我國獨立自主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攻堅時期,他為加快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的關鍵階段做了大量工作。劉華清潔身修德、清廉自律的品格也是他人生獲得成功的重要品質。他對跑官要官現象深惡痛絕,說:“如果我們的干部提升要靠跑靠要,風氣壞了,軍隊還有什麼希望!”他律己嚴格,自己唯一的弟弟一生務農,“三推親人”的故事在家鄉傳為佳話。

  “最難的成功,不是超越別人,而是戰勝自己﹔最可貴的堅持,不是歷經磨難,而是保持初心。”這句話正是劉華清以他苦難輝煌的人生給我們的最好啟示,他的人生道路也讓我們更懂得這樣一個真理:一個人、一個革命軍人,隻有把自己個體的命運與民族、國家和人民軍隊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時,天地才會廣闊,生命才會輝煌!(丁曉平)

(責編:邱越、崔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