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運-20為何是3名飛行員 機長角色定位【2】

2016年11月15日08:33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那年,部隊正處於戰斗力提升的“瓶頸期”。一次議訓會上,該師領導提出:“在本場‘蹲起落’,培養不出優秀的‘能戰機組’。我們要摒棄‘有老不用新’的觀念,對成熟的機組放心大膽地使用,逐步加大轉場訓練比重。”

  赴邊疆、進大漠、飛遠海……在新的訓練指導思想下,該師瞄准“全域到達,全程使用”目標,積極將部隊拉到復雜地域、陌生航線展開訓練。

  隨后,他們又將實物空投、復雜電磁環境下飛行等緊貼實戰的課目作為平時訓練的“重頭戲”,繼續在實戰化訓練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2013年3月,該師在紅土高原某空投場首次組織大規模、多機種高原實物空投訓練﹔2014年6月,該師某型國產運輸機首次進藏駐訓﹔2015年盛夏,他們還把部隊拉到西北腹地,讓機組在強電磁干擾下執行重大任務……

  這些,都是該師緊貼實戰需求,主動將平時飛行訓練“對表”戰時的縮影,更為運-20改裝打下堅實基礎。

  “思想涅槃”,振翅飛出新境界

  “油門起飛功率!”“起飛功率調定。”“檢查!”

  一個平常的飛行日,“鯤鵬”起飛前,機長、副駕駛和第三座飛行員正一問一答一查協同“念單”。

  所謂“念單”,就是機組成員在飛行中,對照標准檢查單進行操作和復查。這是運-20機組更新資源管理理念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有效保証飛行安全和提升飛行訓練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飛行員應海龍告訴記者:“運-20這型裝備配備了全新的系統,我們必須對舊的觀念進行更新,才能實現順利改裝。”

  為了這次改裝,他們經歷了一次“思想涅槃”。

  與以往運-8、運-9不同,運-20的每一名機長都像是大型企業的CEO,從一名“一杆兩舵”的飛行員一躍成為機組資源的管理者。角色變了,思想觀念和能力水平全都要跟著變。

  飛行員馮瑋告訴記者,為了這次改裝,他們加班加點學習提高,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採訪之時,正值工廠的專家來到部隊為空勤人員授課。

  “教學的過程中,更強調雙向互動和思想碰撞。”飛行員張雨告訴記者,教員不僅傳授理論,還幫助他們了解飛機設計理念和航空界前沿知識。

  “我們幾年前就開始探索先進的飛行理念,領導、機關和飛行骨干多次到多家民航公司學習取經,並結合軍用運輸機特點建立了機組資源管理訓練制度和規范。”某團團長李成民說,“‘鯤鵬’的列裝,更是讓我們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禮’!”

  更新思想之“羽”,“翅膀”才能更加矯健。在培養“能戰機組”的道路上,該師將基礎課目融入任務中,將一些原定在本場組訓的課目融合到遠程轉訓中,並加強對各類復雜條件、陌生地域飛行方法的探索,全面錘煉機組完成任務的能力。(楊進、李君、李建文)

(責編:王璐佳(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