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戰場版”軍人保障卡:我軍軍人保障標識牌全面試驗試用【3】

 
2017年02月21日08:1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戰場版”軍人保障卡:我軍軍人保障標識牌全面試驗試用

我軍標識牌樣式:有源副牌

記者:我軍軍人保障標識牌基本功能定位是什麼?

負責人:設計上重點突出6種功能:一是保留了軍人保障卡“依卡管理、憑卡供應”的功能。二是身份認証與人員全域管理,記錄個人指紋和部職別等信息,能夠識別軍人身份、有效防范假軍人,拓展重要場所、特殊人群等管理功能。三是保障需求感知,准確統計各類參戰人員數量、類別、位置等動態信息,快速掌握衣、食、救、住、行等保障需求,為籌劃實施戰場精確保障提供實時數據。四是戰場人員呼救、搜索、救治,在一定的范圍內具備呼救和搜索功能,實時採集、存儲和傳輸電子傷票信息,提供生命體征監測手段,並通過牌牌記錄的血型、過敏史、醫療史等信息,為野戰用藥、輸血、輸液和戰場救治提供信息支持。五是遺骸辨認,通過記錄個人姓名、軍人保障號和生物特征信息,能夠准確辨認遺體、確認遺骸,為安置和撫恤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六是保障業務協同,以軍人保障標識牌為基礎,構建以人員保障為主線的共享、協作、互通保障模式。

記者:在陸軍某部試驗試用取得哪些成果?

負責人:2015年4月,組織軍人保障標識牌原型系統在陸軍某部試驗試用,軍地有關科研單位和試驗部隊共同研究制定了《軍人保障標識牌部隊試驗試用大綱》。

測試任務部隊展開主牌、無源副牌、有源副牌、手持機等設備的測試,檢驗佩戴標識牌進行裝備操作和體能訓練時的舒適性、安全性﹔利用訓練基地復雜電磁環境,測試不同條件下標識牌電子特性,檢驗佩戴標識牌對電台(或無線)、有線、報話等專業訓練的影響﹔組織實戰環境下標識牌基本性能測試,測試系統耐嚴寒、耐高溫、耐潮濕等特性﹔通過戰術演練行動,為研制改進和總體方案完善提供實踐數據。

記者:這次組織在海軍、空軍、火箭軍部隊展開全面試驗試用有哪些重點?

負責人:一是試勤務應用。論証牌的搜救功能在不同環境中的適用性﹔研究論証軍人保障標識牌“一號”“一窗”“一網”服務保障模式,解決軍人保障標識牌身份認証、持牌保障和后勤虛擬專網應用等問題。

二是試數據建設。認真記錄採集、匯總分析各種試驗數據,科學界定系統功能性能,深入研究軍隊人員供應保障大數據建設特點規律,特別是研究論証戰時人員數據採集、匯總、分享、管理和使用等問題。

三是試技術實現。認真驗証軍人保障標識牌的適用性,使之成為官兵願意戴、喜歡戴、美觀實用的產品﹔認真驗証系統的安全性、兼容性、可靠性,滿足日常保障、支持戰場應用。

四是試制度機制。梳理軍人保障標識牌申領、發放、使用、管理的機制流程,為建立軍人保障標識牌服務體系、創新完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提供依據。

記者:“一號”“一窗”“一網”服務保障模式有哪些具體內容?

負責人:“一號”服務,就是利用軍人保障標識牌號碼唯一的、不變的身份代碼作用,作為軍隊人員保障唯一標識,構建保障人員身份認証系統,記錄管理人員服務保障信息,實現各類保障“一號式”服務,滿足跨部門、跨軍種、跨區域、跨軍地的互識共享。

“一窗”受理,就是通過構建統一的、分層管理的人員基礎數據共享交換體系,為相關業務部門進行數據校驗核對、互通信息、業務協同提供平台,建立共享互通協作的保障機制,實現“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務,形成高效軍人保障服務體系。

“一網”通辦,就是在后勤虛擬專網上,構建軍人保障標識牌多渠道、多形式相結合統一的服務保障體系,為軍隊人員供應保障提供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異地可辦的便捷服務,實現一網通辦。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