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戰場版”軍人保障卡:我軍軍人保障標識牌全面試驗試用【4】

 
2017年02月21日08:1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戰場版”軍人保障卡:我軍軍人保障標識牌全面試驗試用

試點見聞

標識牌來了,“李雲龍”笑了

【試用單位】陸軍第27集團軍某旅

【採訪人】記者 周 遠 特約記者 張聖濤 通訊員 狄伯文

我軍標識牌樣式:手持機

官兵受傷后可以“一鍵呼救”

隨著信號彈升空,第27集團軍某旅冬訓場上,一場野戰救護演練拉開序幕。隨隊衛生員楊雪凡拿出一部手持機,打開定位程序,密切關注前方發來的呼救信號。

突然,一陣急促的“滴滴”聲響起,楊雪凡手持機的地圖上出現閃爍的紅點。循著定位方向,他背著戰場救護包快速躍進,十幾分鐘后找到腿部“受傷”的下士石凱,立即對其展開清理包扎。

包扎完畢后,楊雪凡從石凱懷中拉出他的標識牌,用手持機一掃,石凱的個人信息立即在屏幕上彈了出來。他將受傷時間、地點、受傷部位等信息錄入到手持機中,並同步寫入標識牌中。

“較之以前,戰場救護效率大幅提升。”該旅保障部部長李學峰介紹說,以往搜救演練,傷員都是通過對講機或呼喊報告位置呼救,報告的也是概略位置。在傷情較重、地形陌生的情況下,傷員若無法報告所在位置,搜救工作就不能精確定位,寶貴的搶救時間都浪費在了搜尋上。

軍人保障標識牌試用后,官兵在戰場上有了自己的救生“定位牌”。記者了解到,軍人保障標識牌系統共由主牌、無源副牌、有源副牌和應用系統組成。主牌和無源副牌由金屬牌構成,上面刻有所屬人的姓名、軍銜、血型、編號﹔副牌內含芯片,可存儲讀取持有人身份等救治信息。有源副牌類似一塊腕表,可以測量心律,發送呼救信號和所需補充物資信息﹔軍人保障標識牌應用系統是一部類似手機的手持機,可以接收定位呼救信號。

精准定位的同時,軍人保障標識牌應用系統還能精確收發急救物資信息。演練中,下士郝宇忠“腹部中彈”無法行動。隻見他輕輕一點有源副牌的呼救按鈕,並在攜帶藥品物資中輸入一副擔架。很快,衛生員楊雪凡帶著兩名戰士趕來,剪開迷彩服、止血清創、支開擔架,直接將郝宇忠放上擔架向后方抬去。

手術台多了“場外指導”

郝宇忠被送到傷員集中點后,軍醫湯金波拿出手持機對著他的副牌一掃,“傷病信息”立刻出現在手持機屏幕上:腹部中彈出血、B型血、青霉素過敏史……湯軍醫立即讓人把他抬上手術台展開搶救。

演練間隙,湯軍醫對記者說,軍人保障標識牌中存儲了持有人的電子傷票,隻需一掃,就能知道傷情病歷信息,救治的針對性更強、時間更節省。

方寸之間,便捷盡顯。巴掌大的手持機主屏幕上,有“傷票填寫”“信息統計”“傷票傳輸”等按鈕。點擊“傷票填寫”按鈕,系統自動彈出填寫菜單,傷型傷類、並發症、戰場急救記錄、受傷信息登記全部彈出,填寫起來十分方便。

電子傷票融入軍人保障標識牌,讓衛勤保障融入基於信息系統的作戰體系。戰爭年代,我軍的傷票就是一張紙,容易因筆跡潦草、折疊磨損、雨水浸蝕而無法辨認。20世紀90年代初,我軍開始研制電子傷票系統,紙質傷票從一張手填表變成了一張可掃描的“答題卡”,但每次使用仍需要填寫個人信息並且不能彎折。

該旅十連四級軍士長唐博告訴記者,以前演練時,傷票很容易在跑動時弄皺弄丟。新一代的電子傷票信息被錄入了無源副牌,記錄方便、信息完善、易於分類,隻需用手持機感應掃描,就能讀出數據、輸入傷情,避免了傳統紙質傷票帶來的信息缺損、數據丟失、救治機構間信息傳遞錯誤等問題。

前后方實現“無縫對接”

以往,傷病員到達后方醫療機構,由於沒有預先通知和准備,往往隻能現場檢查、分類后才能救治,容易貽誤病情。

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在作戰中負傷,被大家抬著一路沖到醫院,卻因為醫生不知病情、接診速度慢,他的部下大發雷霆,甚至大呼“要槍斃人”。

如今有了標識牌,“李雲龍”笑了。此次救護演練,盡管傷員傷病情不同,但后送救治都預有准備——

“腿部受傷”的石凱,在傷員集中點被“確診”為粉碎性骨折。經過軍醫簡單包扎,后方指揮所派彈藥車司機將他送到后方救治機構。記者跟隨車輛到達救護所,隻見床位早已准備好,醫生查看了標識牌上的姓名,確認后直接將他推進了核磁共振治療室。

“腹腔出血”的郝宇忠,在手術止血后,湯軍醫呼叫救護車將他和另外兩個“重傷員”送往后方救護所。剛剛到達,就有護士主動迎上去,把他直接拉到手術台上。

該旅衛生隊副隊長曹鵬告訴記者,這些變化都源於傷員信息的提前傳遞。軍人保障標識牌系統融入戰術互聯網后,傷員個人數據、傷情和救護措施等信息,可以在營連、旅團及遠程醫療單位三級救治體系之間實時共享。在傷員到達后方救護所之前,前方醫護人員就可將傷員的相關信息通過手持機發送給后方醫院。

后方醫院可根據前方傳回的信息,傷員還未到達,就能提前准備床位、手術室、醫生。傷員到達后,通過讀取無源副牌實現快速分類、快速救治,實現了前后方救治機構的“無縫對接”,大大提高了戰場救護能力。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