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談談選擇

今天,我們談談選擇
決定自主擇業的那一刻,馬洪斌如釋重負,覺得“堵在心裡的那塊始終不上不下的東西不見了”。這位軍齡20年的副團職軍官,走起路來“重新找回了昂首挺胸的感覺”。
過去一年裡,馬洪斌在一種異乎尋常的焦慮中度過。折磨他的其實只是人生中的一個常設命題——選擇。
不知多少個夜晚,他像精算師一樣對自己的未來加減乘除,一種從未有過的茫然涌上心頭。就好像手裡拿著的指北針突然失效,指針不斷搖晃旋轉一樣,馬洪斌一下子迷失了人生前進的方向。
“選擇自主擇業,還是計劃安置?”這個讓馬洪斌深陷焦慮漩渦的命題,事實上也是許多軍轉干部無數次在內心打轉的問題。由此衍生出的子命題可謂五花八門:“選擇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選擇邊緣部門的重要崗位,還是選擇重要部門的邊緣崗位?”“選擇就業還是創業?”……
網上一篇很火的帖子,折射了這一群體性焦慮。這篇名為“部隊干部單位選擇參考”的帖子,從權力、經濟收入、繁忙程度、政治前途潛力等維度,以指數的形式系統分析了黨群、人大、政府、政協等系統的優勢和劣勢,事無巨細,洋洋洒洒,堪稱一部操作手冊。
人生坐標不同,選擇參照系也會不一樣。就在馬洪斌做出決定的同時,很多軍轉干部也做出了屬於自己的選擇。
一位來自某特戰部隊的轉業軍官考進了某政府部門。曾經一路沖殺磨礪的光榮與夢想,如今平靜地躺在他的檔案裡。脫下軍裝,如同很多戰友一樣,他選擇了一份“體面、穩定”的工作。
有人選擇過安穩日子,有人選擇換一種活法。陸軍第21集團軍某旅原副旅長兼參謀長高建成,如今在某公司任副總經理。公司上下認同高建成身上的能力素質和價值觀,這讓他有種歸屬感——又有了當初入伍參軍時的那種激情和干勁。
高建成見識到一些戰友失掉激情后的樣子。“人生的光環仿佛在脫下軍裝的一剎那間便褪去了。或者,人生的最高點永遠定格在軍旅的最后一天。”高建成說,“有的才40來歲便有了養老心態,要麼放棄自己,要麼在等靠混中消磨著曾經一腔熱血的人生﹔還有的總是覺得委屈,在自怨自艾中隨波逐流……”
“選擇無所謂對錯,但無論哪一種,都可以過得有尊嚴。” 在《中國人才》雜志副主編張聖華看來,一些軍轉干部的消極心態來自於選擇與期望的錯位和落差。
這位曾經“翱翔過藍天、發射過導彈”的空軍轉業軍官認為,選擇面前,那些外在的許多參數或許都是虛的。事實上,我們隻需問自己內心一個問題:這個崗位、這份工作,是否讓自己感到有成就感、有獲得感、有價值?
的確,對於大多數軍轉干部來說,這輩子也許干不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有尊嚴地工作、快樂地生活。
“永遠別高看自己,也別看低自己。”張聖華說,無論在部隊還是在社會,我們都要清醒認識自己、定位自己,這是選擇的前提。
最近,張聖華寫了一首詩,名字叫《一滴水》。他特別想把其中的一些話,送給轉業的戰友們——
“看似孤單的你,卻蘊含著萬物的營養﹔看似渺小的你,心中卻裝著無數顆太陽……一路在荊棘中前行,縱然粉身碎骨,也要播種新生的希望。”(王通化)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