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探秘擊斃阿部規秀的“功臣迫擊炮”

2017年04月21日09:0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圖片制作:歐冠豪

“功臣炮”的身世

——探秘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

在軍事博物館眾多館藏重器中,一門並不高大威猛的迫擊炮,獨佔一方醒目的展櫃。有人說,它是八路軍首個兵工廠出品,“根正苗紅”,也有人說,它是從日軍手中繳獲的戰利品﹔有人說,它是中國最常見的82毫米口徑,也有人說它是稀有的75毫米口徑﹔有人將它稱為與駁殼槍、地雷齊名的游擊抗日“三大神器”,也有人說它堪稱專瞄日寇將領的“斬首利器”……

這件國寶級文物為何引發了人們諸多猜想?今天,我們就為您揭秘這門因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而青史流芳的“功臣迫擊炮”。

出身之謎

“國寶”是不是“紅一代”?

那是1939年深秋的一個午后,晉察冀根據地淶源縣黃土嶺,日軍進入八路軍的伏擊圈。八路軍發現,離小山頭100米左右的獨立小院是敵人的指揮所。當即迅速調炮兵連上山,4發迫擊炮的炮彈在日軍指揮所和觀察哨兩處目標點爆炸。不久日本《朝日新聞》以“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的通欄標題,連續3天刊登悼念文章,特派員詳報中說:“……敵人一發炮彈突然飛至身旁爆炸,阿部中將右腹部及雙腿數處負傷……”

阿部規秀是中國抗戰史上第一個被擊斃的日軍中將級別高級將領,擊斃他的迫擊炮自然成了我軍的功臣兵器,晉身“國寶級”文物。

如果對軍事博物館中這門中國產75毫米口徑迫擊炮進行一番嚴格的“政審”,你也許會失望。因為炮身上隻有炮號,沒有其他任何銘文。具體是哪個兵工廠什麼時候生產的,至今還沒有相關圖片資料的力証。因此,關於這門傳奇“國寶老炮”的身世,便有了諸多猜想。

從該炮的型號看,屬於一戰之后斯托克斯樣式,它在中國的生產時間大約在1923年后至1930年前后。由於該炮生產的質量和工藝非常好,可以判定應出自於實力雄厚的大型兵工廠。

60毫米至100毫米口徑為中口徑迫擊炮。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史上,20式82毫米迫擊炮在中國軍隊中使用歷史悠久也最為常見,直到現在82毫米迫擊炮也是我軍的一種制式裝備。因此,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也是82毫米口徑。但經過軍事博物館文物研究人員多次測量,確定館藏的這門迫擊炮是並不常見的75毫米口徑。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生產75毫米迫擊炮的廠家主要是漢陽兵工廠和太原兵工廠。漢陽兵工廠1923年就已經成功制成75毫米迫擊炮,但沒有相關的圖片資料可考。

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炮管長度達到135厘米,約是口徑的18倍,這在迫擊炮中屬於非常大的倍數了,應該是為了打得更高或更遠。在1950年印制的華北軍區《彈藥識別》一書中有“晉75迫擊炮對空榴彈,別名高射迫擊炮彈”的記錄。目前這門迫擊炮的身管與口徑倍數比與晉造對空迫擊炮彈的資料也是相吻合的。

從該炮的使用地域看,是晉察冀根據地。從當初國共合作抗日看,山西的閻錫山支援過我軍部分過時的老舊武器。

我軍也繳獲許多日偽軍的一些武器。因為這門炮做工精細,而且炮身的方向機上用皮裹著。在武器上裹皮是日軍武器的一大特點,因而有人認為該炮是從侵華日軍繳獲的。但在權威資料佐山二郎所著《迫擊炮》一書,對各種炮都介紹得非常詳細,卻唯獨沒有這種75毫米炮。

那為什麼會有人熱心地為它貼上黃崖洞兵工廠出品的標簽呢?位於山西省深山中的黃崖洞兵工廠是八路軍在血與火的拼殺中發展起來的第一家“紅色兵工廠”,也是當時唯一一家小型火炮生產工廠。不過,該廠是1939年年底才建成開工,到八路軍正規部隊配裝自己生產的“紅色迫擊炮”已經是1941年。

將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劃入我軍自制的“紅一代”兵器,隻不過是人們主觀加載在這件“國寶”身上的一種願想。

綜合上述因素,我們推定,該炮由山西太原兵工廠生產的可能性最大。

歷史探秘

古老炮種如何華麗變身?

迫擊炮的炮彈由炮口裝填,依靠炮彈自身的重力下滑,以一定的速度撞擊炮膛底部撞針而使底火發火,點燃發射藥將迫擊炮彈推出炮口,且大都用於近距離火力支援,即“迫近炮擊”,由此得名“迫擊”。

迫擊炮是一種曲射武器,彈道彎曲,構造簡單、易分解、輕便靈活、射速高、造價低,是火炮家族中體型最小卻最能折騰的小兄弟,樣式也幾經變身。根據用途、裝填方式、彈道等,又被劃分到戰壕炮、步兵炮、前裝炮、曲射炮等范圍。

最早有歷史記錄的迫擊炮雛形是阿拉伯人1342年使用的“摩得發”。但是“摩得發”投擲彈丸很近,威力有限。為了產生更大的殺傷,15世紀出現了臼炮。不過,臼炮往往口徑很大,極其笨重,難以運轉,在接下來的近4個世紀內緩慢發展。

20世紀初,法國1897式75毫米速射加農炮的出現,使火炮界一片興奮。很多人預言,速射加農炮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其他炮種可以退出歷史舞台了。然而,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卻將這個預言打得稀巴爛。

在旅順口戰斗中,日本挖筑塹壕逼近到距俄軍陣地隻有幾十米的地方,俄軍難以用一般火炮和機槍殺傷日軍。俄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維奇便試著將一種老式的47毫米海軍臼炮改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把隱藏在塹壕裡的日軍打得落花流水,這便是真正意義上最早的迫擊炮。

法國1915年開始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迫擊炮,平均100米正面上配置一門迫擊炮,后來的戰斗中發展成每30米左右一門,但這些炮移動和變換方向都很費事。同年,英國發明家“迫擊炮之父”溫弗雷德·斯托克斯研發出76.2毫米迫擊炮,由此現代意義上的可分解、便攜帶的迫擊炮方告問世。后來,法國在斯托克斯的幫助下,生產出了布朗德81毫米迫擊炮,已基本具備現代迫擊炮的特點。

隨后各國紛紛仿制,美國81毫米M1、中國82毫米20式迫擊炮都是布朗德炮的仿制品。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就屬於斯托克斯式戰壕迫擊炮樣式,但是在1930年之后使用的炮彈可能發生了變化。

二戰時,迫擊炮已是步兵的基本裝備,分為輕、中、重型,分別從班裝備到師(旅)級。前蘇聯是世界上裝備迫擊炮最多的國家,共裝備了34.8萬門。

將這種操作簡便又變幻莫測的火炮使得出神入化的,當屬我軍。號稱“抗日第一利器”的迫擊炮幾乎參與了中國抗日戰爭以來所有戰役戰斗,立下了汗馬功勞。無論是在山路崎嶇的南方丘陵,還是在連綿起伏的太行山脈,作為一種輕便靈活,不需要專門構筑射擊陣地,單兵能搬運的輕型火炮,迫擊炮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在技術落后的舊中國,制造簡便的迫擊炮是能夠最快生產並且很快提高部隊戰斗力的利器,也是抗戰中少數不必仰賴美英盟軍支援的武器。

迫擊炮作為步兵近距離火力支援的有效武器,在現代戰爭中仍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武器,繁衍出自行迫擊炮、加農迫擊炮、多管齊射迫擊炮、無聲迫擊炮等眾多“后輩”,各種自動、微聲、數字化、激光制導等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被各國軍隊廣泛裝備。(孫成智 王洋)

(責編:王璐(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