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被軍創園推薦到市委司機班【3】

國防論壇
思路寬天地就寬
■王厚恩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為國防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后,很多官兵脫下軍裝回到地方,退役軍人創業就業群體將會越來越龐大。以邯鄲為例,近幾年退役軍人數上升,而可安置的崗位卻沒有增加,甚至會減少。如何為退役軍人提供更多就業創業機會,成為各級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退役軍人離開部隊回到地方,都是一塊塊“璞玉”。他們具有多種在軍營養成的優秀創業品質:忠誠可靠、吃苦耐勞等。然而,在個別地方,退役軍人卻受到不公正待遇。有人戴著有色眼鏡,認為退役軍人“操槍弄炮”那一套到地方無用,沒有地方工作經驗,不能勝任工作。
誠然,軍人長期工作生活在軍營,難免會對地方的情況不夠熟悉。擇業期望與現實的落差,使他們在就業市場中處於弱勢地位。但是,還有很多人為原因加劇了這種現象的“發酵”。在退役軍人安置崗位逐漸減少的情況下,配套優待政策跟不上,就業培訓與實際崗位脫節,創業培訓時間短、流於形式、缺少專人指導等原因,進一步影響了退役軍人的就業競爭力。軍人優勢無法發揮、軍人創業就業渠道窄,反過來又影響到了地方青年參軍報國的熱情。
所以,創新思維扶持退役軍人勢在必行。一邊是退役軍人的人才優勢,一邊是就業創業的社會需求,如何將二者科學合理地“無縫對接”?邯鄲軍創園的做法值得借鑒。他們利用“大創業”帶動“小創業”,最大化調動軍地資源,讓退役軍人走上了創業就業的“快車道”。
思路一變天地寬。軍地雙方的安置機構應廣泛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加大培訓經費投入,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形成進修教育、技能培訓、轉換軍事經驗、市場分析等完整的幫扶制度,充分發掘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優勢,為退役軍人安置形成合力。
當然,創新思路扶持退役軍人還需要全社會多方支持。除了政府部門,各種社會團體、企業單位也要明晰退役軍人優待政策,破除各種門檻,確保退役軍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作者單位:邯鄲軍分區)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