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大國軍魂》:揭秘人民軍隊90年勝戰的精神密碼【3】

2017年07月27日14:55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大國軍魂》序言

軍之魂 國之柱

軍有軍威,國有國格。

縱觀古今中外,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在血與火的武裝斗爭中、在軍隊浴血奮戰下得以創建和發展的。一支軍隊的精神特質尤其是軍魂,如同胎記般深深鐫刻於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記憶之中,長遠影響著國民品格、民族精神的塑造,成為國家精神基因、民族文化傳承的顯著標識。

靠強大海軍起家的英吉利,以堅船利炮開拓出“日不落帝國”。俄羅斯被稱為“戰斗民族”,很大程度上源自其軍隊的驍勇善戰。憑籍俾斯麥鐵血政策和普魯士軍人優良軍事傳統建立起來的德意志,“尚武、強悍、服從、秩序”等歷史傳承已經深深融入國民血液。依靠大陸軍從英國殖民統治下贏得獨立的美利堅,總有一種居於高山之巔的道德優越感和“拯救世界”的強烈使命感。以“拿來主義”發家致富的日本,則不可避免地走上侵略掠奪的道路。

“執干戈以衛社稷”,中華民族歷來有著尚武的文化傳統。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大地處處洋溢著雄奇壯烈、陽剛向上的氛圍,充滿著勇於戰功、貴以赴死的勇武精神。整部《左傳》,找不到一個臨陣逃脫的人。“聞戰頓足徒裼”“趨難而誓必死”,是當時社會風氣的寫照。回望當年開疆拓土、一統天下的秦帝國,與羅馬帝國並立於世的漢帝國,雄踞東方、萬邦來朝的唐帝國,那“虎視何雄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血性吶喊,令一代代炎黃子孫血脈僨張。

在封建皇權思想的長期禁錮和殘酷打壓下,國人的尚武風尚日漸衰微。曾驅逐史上最強大的蒙元帝國、率空前強大艦隊七下西洋的大明王朝,到萬歷年間衰變得面目全非,以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信中說:“很難把中國的男子看作是可以作戰打仗的人。他們彼此爭斗時表現出來的,也只是婦道人家的慍怒,相互毆斗時揪頭發。”進入晚清,中國更成了歐美列強眼中的“東亞病夫”。這不僅是對中國羸弱國力的蔑視,更是對國人頹廢精神的譏諷。伴隨著尚武精神的孱弱,近代中國步入積貧積弱、任人凌辱的深淵。

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解放軍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由此,中國逐步改變國運,中國人逐步找回尊嚴,中華民族重煥自信與榮光。紅軍闖過千難萬險,付出慘烈犧牲,取得長征勝利,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奇跡,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抗日戰爭勝利,實現了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大大提振了國人的自尊自信。解放戰爭勝利,標志著百年中國屈辱歷史的終結,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新生的起點。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則是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之后。中國人民志願軍以英勇頑強的戰斗,打敗了遠比八國聯軍強大的十七國聯軍,為新生的國家政權立足世界進行了華彩奠基,贏得了精神獨立和國格尊嚴。

在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政權、維護和捍衛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保障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戰場上,人民解放軍總是起著砥柱和先鋒作用,其精神特質始終影響著國家精神氣度、民族精神風貌。

這種精神特質,是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仰,是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自覺,是深扎於人民的力量根基,是步調一致得勝利的嚴明紀律,是不怕苦不怕死的血性膽魄,是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是勇立時代潮頭的革新銳氣,是為國為民勇於亮劍的使命擔當。這些精神上的獨特優勢,構成我軍戰斗力的關鍵要素,成為激勵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拼搏進取的強大精神滋養。特別是在那些永載史冊的重大歷史轉折關頭,在那些備受矚目的重大歷史考驗面前,中國軍人所展現的特有的精氣神,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成為國家精神的閃亮名片。

百余年前,梁啟超就敏銳認識到,“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文化性格決定文明發展,軍隊性格影響國家命運。羸弱的軍隊肯定支撐不了強大的國家。紅色江山是黨領導人民軍隊浴血奮戰打下來的,今天的我們是以先烈的巨大犧牲才得以昂首挺胸。承平日久,一些人的棱角被磨平、血性被稀釋,在他們身上,難以看見那種虎狼氣、報國心、強軍志。

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軍魂的侵蝕,是最可怕的侵蝕。郭伯雄、徐才厚、谷俊山等大貪大蠹,他們走向墮落的起點,就在於迷失了軍魂,為了一己之私,置強國夢想和強軍重任於腦后。他們最大的罪過,就在於侵蝕了軍魂,侵蝕了人民軍隊賴以生存發展的根脈,侵蝕了國家昌盛和民族復興的基石。全面徹底肅清郭徐流毒影響,一個重要落點就是要重整行裝、再鑄軍魂。

幾個青年軍人,以一腔熱血和強烈的國家安全憂患,創作了《大國軍魂》一書,盤點那些在血火苦難中鑄就的巍巍軍魂,謳歌那些震撼人心的軍旅英雄,憧憬那些蘊藏著無限可能的美好未來,助推當前我們正在進行著的強國強軍偉大事業。

應該說,近年來寫軍史、頌軍魂的書籍出版了不少,但真正有思想、有溫度、有深度的優秀作品尚不多見。《大國軍魂》這本書,試圖用世界的眼光、對手的眼光、未來的眼光,以政論散文的筆法,既注重發掘黨的領袖、開國將帥、英模人物背后的感人故事,也注重書寫眾多無名人物強軍報國的輝煌瞬間,從政治、戰略、歷史、軍事哲學的結合上,解析“人民解放軍為什麼能”,探尋人民解放軍克敵制勝浴血榮光的精神密碼。這本書,較好體現了歷史復雜性、軍隊特殊性、人物豐富性的統一,讀后讓人有所觸動和啟發,稱得上是一部弘揚強國強軍正能量的優秀作品。

在人民解放軍迎來90華誕之際,作為曾經征戰在武警部隊、軍事科研、后勤保障等多條戰線上的一名老兵,對這支英雄的軍隊、對走過的軍旅生涯,充滿了無限的熱愛、無比的挂念。借此機會,由衷地祝福我們偉大的人民軍隊,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傳承紅色血脈,不忘本色初心,走好強軍之路,續寫榮耀篇章,朝著世界一流軍隊的宏偉目標加速邁進,以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實際行動,托舉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劉源,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原總后勤部政治委員,上將軍銜)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