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火力-2017·青銅峽”,一次對抗演練為什麼打了兩遍

2017年09月30日10:2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火力-2017·青銅峽”,一次對抗演練為什麼打了兩遍

  近日,“火力-2017·青銅峽” 實兵對抗演練全面打響,第71集團軍某炮兵旅千人百車跨越5省,行程1700多公裡從蘇北大地來到西北大漠,通過聯合火力打擊、實兵對抗、實彈檢驗等環節,與藍軍部隊展開對決。

  演練中,他們按照威懾行動、參加聯合火力打擊、支援攻防戰斗、撤出戰斗四個步驟組織實施,採取研究性與檢驗性相結合的方法,重點對聯合作戰背景下新型炮兵部隊作戰力量編組、指揮體系構建、作戰指揮流程、火力運用與戰法打法和綜合保障內容進行探索研究,鍛煉提升炮兵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

  打一仗要進一步

  “紅方炮兵群與合成部隊協同有待加強,情報共享有延遲,火力支援出現誤傷”“我火力打擊隊共打擊摧毀19個目標,但自主獲取目標僅8個,戰場偵察存在盲區……”火力突擊與反突擊戰斗剛剛結束,戰場上一場採取態勢回放、數據對比、分析研討等方式分頭組織的“研究推演式”回合復盤當即展開。

  “對抗與復盤同步進行,即查即改演練中暴露的問題,能夠有效提高實戰能力。”紅方指揮員、旅長沙明安介紹說,此次演練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場實兵對抗演練打兩遍。

  演練中先按演練回合完成分解步驟,回合結束立即組織復盤檢討,再連貫實施實兵對抗演練對問題進行修正,從而取得兩次甚至多次演練的效果。

  筆者了解到,過去組織實兵對抗演練時隻打一遍,多採取連貫實兵演練與集中復盤檢討的方式,先戰斗后復盤,深刻反思的問題隻能等到來年再次參加演練時才能得到檢驗和糾正。

  而今年該旅進入基地后演練時間由過去的8天增至12天,增加4天時間用於掌握行動得失、修正問題短板,達到吃一塹長一智、打一仗進一步的目的。

  每次回合復盤,導演部都會當場通報交戰中紅方指揮控制、情報偵察、兵力部署等各類情況數據,詳細分析研判﹔紅方指揮員積極反思戰斗中暴露出的問題短板,揭短亮丑、歸納總結﹔院校專家針對各類問題及時進行教戰式點評,指要害、講方法,分析破解之道。復盤過后,紅方依據現場分析研討出的短板症結組織針對性訓練,糾正問題后投入到接下來的檢驗性對抗中。

  檢驗性對抗主要圍繞偵察、指揮、打擊、評估、保障等環節,展開戰斗籌劃、排兵布陣和組織行動,通過完整不間斷的連貫性對抗演練,充分檢驗暴露問題的反思總結效果。

  在檢驗性對抗現場筆者看到,行進途中紅軍仔細研究作戰進程,積極組織偵察和驅警,成功處置藍軍火力伏擊等突發情況,圓滿完成火力護送任務﹔戰斗中,紅方加強無線、有線等6類通信聯通實現戰情實時掌控,提高火力打擊效果……一系列暴露的問題得到改進,作戰能力進一步提高。

  精准情報提升打擊精度

  “×號高地山脊發現‘敵’防空雷達站,坐標×××……”夜色中,紅軍一架無人機低空盤旋,仔細搜尋“敵”目標信息。情報處理班班長朱永勝熟練整合目標信息,立即傳回紅軍情報中心。數分鐘后,火炮齊鳴,“敵”目標被摧毀,先期火力打擊任務圓滿完成。

  “火力拳頭往哪兒打,情報偵察尤為關鍵。”基地化訓練開展以來,該旅按照“遠近結合、陸空一體、光電相輔”的原則,把聯合偵察作為作戰指揮的第一要素貫穿演練全程,統籌各種偵察力量實現聚能聯動,對藍軍目標展開實時偵察,陸航、雷達、電子對抗等新型力量聯袂出擊,確保最大量偵察獲取、最快速情報處理、最精准目標測判。

  據介紹,過去的情報偵察多停留在發現目標階段,目標信息錯誤、重復發生的幾率較高,此次演練該旅重新整合編組偵察力量,新組建目標整編小組,對偵察到的目標進行逐級整編融合,降低誤判,提高准確率。

  “防空雷達站,坐標××﹔炮兵觀察所,坐標××……”走進情報中心,情報參謀夏添正全神貫注地操作情報系統,將來自無人機、雷達、光學等方向的多維偵察數據二次融合,自動生成在態勢地圖上,目標分布配置情況一目了然。夏添介紹,他們將融合過的目標信息實時共享,組成縱向貫通、橫向互聯的戰場感知網絡,大大縮短了火力反應時間。

  實彈檢驗突出夜間實施

  “3,2,1——放!”9月23日21時,隨著炮長楊偉偉一聲令下,一枚照明彈猶如火龍劃破長空,直扑目標區域。彈丸到達預定空域后,時間引信開始點火,隨即裝有照明劑的降落傘拋射而出,從高空徐徐降落,瞬間照亮目標區域。緊接著火炮齊鳴、火光接天,實彈戰術檢驗正式打響。

  “在復雜逼真的戰場環境中進行實彈射擊是磨礪官兵意志、檢驗裝備性能的最有效途徑。”筆者了解到,此次演練著眼新體制新編制下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要求,結合未來信息化條件下炮兵作戰特點,突出檢驗炮兵火力打擊能力,針對夜間射擊、多彈種射擊等一系列課目進行重點檢驗,確保演練取得實效。

  在實彈射擊現場,硝煙彌漫,炮聲隆隆。“全營注意,××號目標,炮陣地,全號裝藥,標尺×××,3發急促射,放!”隨著目標信息實時回傳,該旅三營副營長嚴超當即組織官兵展開射擊准備。裝定表尺、裝填彈藥、瞄准擊發……霎時戰炮轟鳴,一枚枚炮彈接連奔向目標,一輪齊射后,目標成功被摧毀。

  “炮陣地暴露,迅速轉移!”剛剛完成集火射擊任務,“敵情”突至,嚴超迅速帶領官兵機動撤離,部隊很快“消失”在漆黑的戈壁大漠中。

  演練中,藍軍全程運用實兵交戰系統組織對抗,夜間環境大大增加了紅軍目標偵察、陣地轉移、火力突擊的難度,對官兵生理、心理、能力素質等方面進行多重考驗。導演部緊貼實戰,通過報廢裝備實裝模擬、實體工事實際構筑等方法,誘導紅軍打全建制單位、打全目標類型、打全射擊方法、打全彈藥種類,真正檢驗炮兵夜間火力打擊能力。

  經過檢驗,該旅10多個彈種在實戰中得到充分論証,快速偵察、臨機決斷、火力打擊、綜合保障等多種打仗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吳科儒 戴強 張敏)

(責編:韓笑(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