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用版智能手機離戰場還有多遠

2018年10月19日11:09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這是一個頗為矛盾、頗有爭議的話題。一方面,受健身軟件泄露軍事基地位置影響,美國國防部正計劃禁止相關人員使用智能手機﹔另一方面,考慮到智能手機出色的軟件運算能力,美國國防部近期又決定為美軍發放蘋果手機,以便為單兵提供及時准確的戰場信息。據悉,這也是美軍構建“雲作戰”模式、保証戰場數據信息共享的重要組成部分。

研發戰地智能手機成時尚

近年來,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軟件的不斷豐富,智能手機性能日新月異,擴展功能愈發豐富。就在智能手機深刻影響日常生活的同時,美國軍方也敏銳地捕捉到智能手機的潛在軍事應用價值。

早在2009年,美國陸軍一位高級將領就曾公開表態:“智能手機可以幫助美國陸軍實現部隊及裝備的快速移動部署。”美國國防部用以代替黑莓手機的蘋果智能手機,也將成為美軍新一代通信設備,美軍計劃使其成為構建“雲作戰”模式、保証戰場數據和信息順暢傳輸的重要組成部分。

將高科技民用電子產品“改頭換面”后推向信息化戰場,美軍一向把“拿來主義”發揮到極致。美國陸、海、空三軍都制定了各自的軍用智能手機發展規劃,美國國防部打算使用超過60萬部移動通信設備,其中包括已經配發航空部隊使用的約4.1萬部蘋果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成為美軍的“戰場神器”,還是近些年的事。2008年,美軍曾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執行任務的部分官兵配發了iPad平板電腦。這些“制式”iPad電腦中詳細儲存了任務清單、當地人日常用語和地圖等信息。利用平板電腦中儲存的語音,美軍官兵甚至可以直接與當地軍民開展交流。美國雷神公司還曾研發過一款名為“雷神智能戰術系統”的智能手機,能通過向官兵傳輸圖片和視頻的方式,有力提升單兵從信息樞紐中獲取戰場態勢的能力。

近年來,美軍對於研發戰地智能手機的投入不斷增加。2010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開始對智能手機應用軟件進行招標。美國陸軍也通過“軍隊應用”挑戰項目,進一步豐富智能手機的軍事應用。此外,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還專門立足“安卓”系統打造高安全保密性的戰場軍事通信終端,載體同樣是智能手機。

在美軍列裝的“內特武士”單兵移動雲通信指揮系統中,同樣可見智能手機的身影。“內特武士”系統由一個酷似智能手機的觸屏面板和無線電裝置組成。安裝在胸前或前臂的“智能手機終端”可用來發送短信和語音通話,還能顯示周圍地形、友軍和目標位置。

那些“腦洞大開”的戰場應用

近年來,智能手機在美軍的軍事行動中頻繁“現身”。

在美國陸軍舉行的“遠征勇士”演習中,無人機攝像頭捕捉到對方設伏的情況后,美軍士兵通過智能手機快速接收到從無人機傳回的坐標。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開展的智能手機應用研究中,還出現了幫助狙擊手計算射擊數據、通過地圖軟件追蹤目標、協助戰地醫療診斷等“腦洞大開”的應用,有的應用早已被美軍實地測試。目前,軍用版蘋果手機已經開始了多樣化線上應用支持,最受士兵歡迎的應用軟件包括用手機拍攝街道照片獲取相關信息、嫌疑目標生物數據庫比對等。

智能手機上戰場的優勢在於,它能驅散戰場迷霧,成為戰場態勢感知的得力“參謀”。通過使用智能手機,作戰人員可實時接收各種偵察系統獲取的情報信息,形成綜合、全面的戰場態勢感知。美軍目前已具有通過智能手機獲取2公裡范圍內所有衛星圖像及空中、地面偵察情報的能力,甚至還能與戰友實時共享戰場態勢,更好地協同作戰。美國波音公司已經研發出戰場嫌疑目標專用抓捕程序,隻要打開手機拍下待抓捕人員的照片,就能將相關信息與戰術作戰中心和情報人員實時共享。未來,手握智能手機的士兵不但可以用短信報告戰場周邊環境,還能配合衛星導航進行“戰場直播”,遠在千裡之外的指揮部可以據此完成對打擊目標的匹配制導,從而開啟戰場遠程打擊的新模式。

其實,智能手機還是武器火控和射擊瞄准的“掌中寶”。美軍已經研制出將蘋果智能手機與扳機控制系統融為一體的智能瞄准器,可在感知各項參數后修正射擊諸元,甚至還能將射擊彈道在屏幕上顯示出來,讓“人人都可以當神槍手”成為現實。同時,給智能手機安裝專用軟件后,還可以作為無人機、無人戰車和機器人的遙控器。當你看到士兵在戰場上“玩手機”,說不定他正在操控無人機作戰。

此外,智能手機還可廣泛應用於戰時物資管理、戰場裝備搶修、戰地衛生救護等領域。大量應用軟件,可以讓士兵在手機指導下進行體能鍛煉、調整飲食和獲取心理援助。

為智能手機戴上安全“緊箍咒”

智能手機雖好,並不意味著在戰場上就可以高枕無憂地使用它。俄羅斯國防部之所以從今年3月1日起拋棄智能手機,要求軍人隻能使用簡單的按鍵手機,就是智能手機泄密惹的禍。

喜歡自拍的俄羅斯士兵先后泄露了俄軍進入烏克蘭作戰、“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機庫內細節和俄軍駐敘利亞赫梅明空軍基地裝備損壞等諸多秘密信息。幫了西方情報部門“大忙”的智能手機,自然被俄軍拒之門外。無獨有偶,熱衷於上傳健身數據的美軍也在智能手機上栽過跟頭。一款健身軟件的“熱力地圖”竟然把美軍的諸多海外秘密軍事基地公之於眾,對美國的海外軍事基地安全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智能手機上戰場,就必須時刻為其戴好安全“緊箍咒”。智能手機的安全遠不是終端用戶所能決定的,真正的安全核心由無線服務供應商和操作系統發行商共同掌控,必須確保軟件和數據傳輸的安全穩定。蘋果手機之所以遲遲未能成為美軍的“制式手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操作系統一度沒有通過安全檢測,無法正常連入軍用網絡。此前採購的近3000台iPad平板電腦之所以被美國空軍特種行動部隊“退貨”,就是因為這款平板電腦中安裝了由俄羅斯研制的閱讀軟件。美軍對操作系統和軟件安全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為確保智能手機隻有本人才能使用,美軍已經開展了指紋或虹膜掃描等生物識別技術研究。除程序安全和使用安全外,美軍還計劃在智能手機中運用防破壞技術等安全手段,通過完全鎖住裝置和遙控數據歸零等手段確保帶入戰場智能手機的安全。

戰場上使用智能手機,更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網絡覆蓋。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傳統基站很難為手機提供穩定的信號。目前,美軍已經研制出一種在手機上配置的天線觸角,可提高接收地面基站或空中網絡信號的能力。為確保能在惡劣戰場環境下使用,參加實戰的智能手機往往還需要進行防風沙、抗摔打等加固處理。軍用智能手機離戰場還有多遠,還有待觀察。(張玉民 許妍敏)

(責編:趙苑旨(實習生)、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