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性技術引發戰術變革

引言
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已成為推動新一輪軍事變革浪潮的強力引擎。抓住顛覆性技術帶來的發展機遇,不僅為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彎道超車”和“換道超車”提供有效途徑,而且為戰術理論創新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自主交互集群戰術是顛覆性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戰爭歷史發展的規律告訴人們,一切戰爭現象都與當時的軍事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武器裝備相聯系,並隨著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進步而發展。分析戰術變革的歷史進程可以發現,在所有與戰術變革相關的因素中,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歷來是戰術領域最活躍、最具有生命力的因素,同時也是影響戰術變革諸因素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武器技術發展歷史表明,各種技術兵器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圍繞著打擊、防護、機動、信息等要素,以及與其相對應的戰斗能力提高而展開的。技術與戰術之間直接而密切的聯系,正是通過打擊、防護、機動、信息等技術而建立起來的。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出現了數字化、網絡化、精確化武器裝備,以及戰術互聯網、指揮信息系統和數據鏈等系統平台。戰場信息高度共享、態勢可視,基於“一張網”“一幅圖”“一平台”實施體系作戰指揮成為現實。大體系支撐下的“偵、控、打、評、保”環環相扣、無縫銜接,合同戰術更加注重信息主導、要素聯動、結構癱瘓、全域機動。
以人工智能、移動互聯、增材制造、自主系統等為代表的顛覆性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將不斷推動智能化、無人化武器裝備和平台的創新發展和作戰運用,武器平台之間實現自主快速交互,打擊力、防護力、機動力、信息力實現交融聚合,戰斗力量基於需求實現動態編組。由此,自主交互集群戰術應運而生。
自主交互集群戰術,是利用智能化、無人化武器裝備和平台的自主交互、能力聚合和動態編組等功能進行戰斗的方法。按發展階段,可分為半自主交互集群戰術、全自主交互集群戰術。其中,半自主交互集群戰術是在智能化、無人化武器裝備和平台的自主交互、能力聚合和動態編組等功能不完善的條件下,需要在人的主導或干預下進行戰斗的方法﹔全自主交互集群戰術是在智能化、無人化武器裝備和平台的自主交互、能力聚合和動態編組等功能完善的條件下,基本不需要或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預下進行戰斗的方法。也就是說,半自主交互集群戰術強調“人在回路中”,全自主交互集群戰術強調“人在回路外”。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人在回路中”的半自主交互集群戰術,還是“人在回路外”的全自主交互集群戰術,在戰術運用過程中人始終處於支配的、主導的地位,智能化、無人化武器裝備和平台始終處於被支配的、被主導的地位。
自主交互集群戰術的制勝機理
自主交互聯動。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軟件和無線網絡等支持自主無人系統的底層技術的迅速發展,將產生更多種類的自主無人系統,並將使系統更小、成本更低並能雲操作。日趨成熟的標記技術、跟蹤技術、定位功能以及其他情報監視與偵察技術的發展,加速了自主無人系統的實戰運用。顛覆性技術的研究結果表明,自主無人系統是基於人腦的思維方式,具有自主識別、自主跟蹤、自主響應、自主決策、自主打擊、自主學習等特性。正是由於自主無人系統具有自主認知能力,可實現戰斗力量、單元和要素之間的自主交互和快速聯動,因而成為世界主要軍事大國競相研究和發展的優先項目。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深入發展,自主無人系統將具備深度學習能力,具有更強的自主認知能力和自主決策水平,為自主交互集群戰術的運用提供有力支撐。
能力交融聚合。傳統技術條件下,打擊、防護、機動、信息能力的發揮主要是通過單個能力或幾種能力的組合實現的。隨著顛覆性技術的發展,打擊、防護、機動、信息能力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交融聚合,並在實戰中顯現出巨大優勢。戰斗機器人和無人機的作戰運用,以及不同作戰單元之間的自主交互和快速聯動,不僅有力提高了打擊力、防護力、機動力和信息力,而且通過能力交融聚合實現了“偵、控、打、評”的無縫銜接,極大提升了體系作戰能力。
力量動態編組。人工智能和自主無人技術的發展,為戰斗力量實施基於任務優先的動態編組提供了技術支持。在自主無人系統的自主決策和控制下,各種戰斗力量、單元和要素有機融合、群體協作,基於戰場態勢和統一戰斗任務實施動態編組,並根據戰斗實施過程中的任務變化和戰損情況進行靈活自主調控和臨機結構重組。戰斗力量動態編組,可最大限度發揮整體優勢,快速實現戰斗力量體系重構,以隨時應對戰場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影響。
自主交互聯動、能力交融聚合、力量動態編組制勝機理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密切聯系、互相關聯的,共同促進自主交互集群戰術在戰場上克敵制勝。
自主交互集群戰術的本質特征
指揮控制的實時性。戰斗指揮控制對戰斗的全過程具有重要的制約和影響作用。戰斗實踐充分表明,能否及時有效地對所屬部(分)隊實施指揮控制,是贏得戰斗勝負的關鍵。顛覆性技術帶來的自主交互和安全通信能力提升,將使戰斗指揮體系更加扁平,實現信息流程最優化,信息流轉實時化,信息採集、傳遞、處理、存儲、使用一體化。特別是自主無人系統的廣泛運用,憑借其自主交互和聯動響應的優勢,能夠最大限度減少指揮層次,縮短信息流程,實現橫向聯通、縱橫一體,大大提高指揮控制效率。
協同方式的自主性。未來信息化作戰,戰場態勢瞬息萬變,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隨著作戰節奏的加快,事先無法預想的情況越來越多,即使在協同預案十分周密的情況下,協同計劃也有可能被打亂,這就對臨機自主協同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顛覆性技術提升了自主無人系統的自主感知、自主決策、自主控制、自主評估等能力,為自主協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條件支持,使分散配置的各戰斗力量、單元和要素能夠根據戰場態勢的實時變化,圍繞統一的作戰目的,更加及時、主動地協調行動,從而發揮作戰系統整體效能。
戰斗部署的動態性。戰斗部署的動態性,就是強調戰斗力量在戰場上的動態編組、適時聚散和靈活機動。顛覆性技術推進武器裝備射程更遠、精度更高、毀傷能力更強,為提高部隊戰場生存能力,在客觀上對戰斗部署的動態性要求更高。信息時代作戰的高速度和快節奏,使戰斗進程極大縮短,要求部隊必須廣泛機動,實施動中作戰,以實時化的戰斗行動來打擊敵人和保存自己。顛覆性技術促進部隊機動能力的提高和指揮控制能力的增強,為戰斗部署的動態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戰斗行動的並行性。顛覆性技術的革命性不僅體現在大大提高了武器系統的戰斗效能,更在於促進了戰場感知和信息傳輸能力的極大提高。未來信息化戰場,用於偵察監視、跟蹤識別、評估判定等目的的傳感器材,能夠及時發現多維空間內的各種目標和對方的行動,信息處理、傳輸、分發的實時化,使參戰的各種戰斗力量能夠根據戰場情況的動態變化,在不同的戰斗空間、以不同的戰斗手段,圍繞統一任務和共同目的,利用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的指揮信息系統,迅速做出判斷和決策,並及時採取行動,從而實現各戰斗力量之間自主協同基礎上的並行作戰。
后裝保障的及時性。以3D打印技術、人體機能改良、新生物醫學技術為代表的顛覆性技術發展,將給軍事后勤和裝備保障帶來巨大變革,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可實現“隨時隨地”的及時保障。將3D打印技術、自主系統和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進行有機融合集成,可使部隊就地利用可用材料,“打印”武器裝備的特定部件,顯著改變裝備制造流程,提高裝備的戰術適應性。(宋廣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