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征兵:細節決定成敗

2019年04月19日08:40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隨著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對兵員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兵役機關來說,征兵不再是“體檢、送兵”的簡單流程,而是形成了一個從宣傳發動到責任追究的閉合回路。連日來,各地征兵辦公室在組織開展征兵宣傳教育的同時,也直面一個重要課題——如何減少退兵或不退兵。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各級出台政策,激勵適齡青年特別是高學歷青年應征入伍,收到較好效果,但少數地區責任退兵比例有所增加。兵之勝在於簒卒。征兵工作是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源頭工程,兵員質量直接關系到部隊戰斗力。沒有高質量的兵員,一支軍隊就失去了發展根基。放任問題人員入伍,輕則讓部隊因退兵而分散精力,重則為部隊建設埋下“地雷”。

  過去大家普遍認為:退兵原因千萬條,思想問題最重要。但近幾年的實踐証明,這個觀點並不全面。進入新時期,征兵工作同樣是“細節決定成敗”。

  有的地方,在征兵宣傳階段,講優撫優待多、講國防義務少,講鮮花掌聲多、講流血流汗少,導致應征青年對軍營沒有一個全面客觀的了解,到部隊后思想容易出現波動。有的地方,征兵時細節把關不到位,特別是對應征青年身體細節的把關,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身體退兵防不勝防”的錯誤認識不僅體檢醫生有,一些征兵工作人員也有。支持這種錯誤認識的“依據”,一是退回來的新兵,大多在征兵體檢中“一次性合格”﹔二是少數“邊緣問題兵”送到部隊后沒有退回來。

  這是一道偽命題。所謂“一次性合格”,不一定真合格,可能是疏忽大意放過了問題的“合格”,也可能是走訪調查和役前訓練不到位沒有發現隱性病的“合格”。比如近兩年都有因視力手術時間短且有並發症被退回的新兵,如果征兵工作人員在兵役登記時多加注意,完全可以避免。

  有的單位出現退兵后常說,“就是那個地方沒注意,注意就好了”。不做事后諸葛亮,需從組織上、流程上、業務上、標准上注重細節。這個細,第一要想細,把可能出現的情況和誘因想得細而又細﹔第二要做細,不搞差不多,大呼隆,必須是細上加細﹔第三要查細,尤其是領導者和組織者,千萬不能走馬觀花,而是要停馬細觀,這樣才能看出門道、看出問題。

  未來戰場,需要敢打尚武、智勇雙全、身手矯健的錚錚硬漢。這有賴廣大青年的踴躍從戎,更依靠兵役機關的嚴格遴選,隻有把那些思想強、素質硬的“好坯子”選到部隊,部隊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戰狼”。(盧守雄)

(責編:劉金波(實習生)、陳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