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印度邁向“航天大國”野心勃勃

2019年06月28日08:26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印度運載火箭發射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在搶佔太空領域制高點方面動作頻頻——先是號稱成功進行反衛星試驗實現在太空領域“重大突破”,隨后宣布組建國防太空署(DSA)總攬全國太空事務,緊接著批准成立國防太空研究機構(DSRO)具體承擔太空技術開發任務,現在又傳出即將舉行模擬太空戰兵棋推演的消息。美國“防務新聞”網站評論稱,印度借此宣示成為“航天大國”的決心,但恐怕步子邁得過快。

處於雞飛狗跳混亂狀態

報道稱,自今年初以來,涉及太空事務的印度各部門處於一片雞飛狗跳混亂狀態。印度政府的太空野心在成功進行反衛星試驗后迅速膨脹,希望對政府和軍隊系統內與太空活動有關的部門進行整合,推動太空能力加速發展。

《印度商業標准報》稱,印度4月組建的國防太空署,負責統一調度、指揮原本分散於政府和軍隊系統內的太空部門和資產。先前各自為戰的國防圖像處理與分析中心、國防衛星控制中心和分屬陸、海、空軍的太空部門和資產(包括反衛星能力)全部合並,統一接受國防太空署領導。6月,由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議會安全委員會通過決議,批准在國防太空署下成立國防太空研究機構,以提供具體研發和技術支持。

印度國防部官員表示,國防太空署和國防太空研究機構的成立,旨在確保印度從戰略層面對太空進行利用。兩個部門分工明確——國防太空署負責頂層設計、全面協調和統一調度,同時制定印度太空安全政策和戰略,指導下屬各部門具體工作﹔國防太空研究機構負責與太空安全相關的具體技術研發。

充斥著軍事氣息

“印度防務研究聯盟”網站宣稱,在形勢變幻的21世紀,我們應該對太空政策和戰略進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把長期穩定發展的民用太空計劃改為軍用。印度新太空部門的成立,印証了這一觀點。

俄衛星通訊社注意到,印度政府新組建的太空部門“充斥著濃厚的軍事氣息”——國防太空署主官由一名空軍中將擔任,200名工作人員全部來自軍方。同時,為印度政府制造太空武器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也將接受國防太空署領導。《印度商業標准報》指出,盡管印度政府賦予國防太空署的職能定位是“國家太空研究和技術開發的頂層規劃部門”,但該署主要任務是逐步提升印度三軍的太空能力(包括反衛星能力),負責印度太空作戰的具體組織、管理和實施。莫迪政府也在公開聲明中表示,國防太空署的職能之一是確認印度目前面臨的太空威脅,並尋找應對解決辦法。《印度時報》稱,預計國防太空署未來很可能轉變為太空司令部。

印度國防太空研究機構更是披著鮮明的軍事外衣。《印度商業標准報》稱,該機構實際是一個太空武器研究部門。印度國防部官員透露,國會已明確其宗旨是“增強印度武裝部隊的太空作戰能力,並為其研發復雜的太空武器和先進的太空技術”。為此,機構成員將與印度各軍種參謀人員保持密切溝通。此外,國防太空研究機構還承擔著整合印度所有太空技術、將其用於國防的任務。

欲在太空刷存在感

俄衛星通訊社稱,印度國防太空署將聯合國防部綜合防御參謀部,於7月組織名為“印度太空遠征”的模擬太空戰兵棋推演,借此評估印度面臨的太空安全形勢、印軍太空和反太空作戰能力。

印度高層消息人士宣稱,在太空軍事化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印度需要可靠的太空威懾力量來阻止敵人摧毀或奪取印度的監視、通信、導彈早期預警、精確定位等太空能力,以免印軍在未來戰場上“又聾又瞎”,為此,印度將致力於開發新的反太空武器,包括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電子脈沖武器、同軌反衛星武器等。此次舉行兵棋推演,一方面可以對印度已擁有的太空防御和攻擊能力進行檢驗,一方面還可以找出與先進國家的差距,以便制定下一步目標。

不過專家認為,印度首次舉行此類兵棋推演,是為向外界宣布其已有能力應對太空挑戰,原本隻有美、俄等寥寥幾國的“反衛星俱樂部”,如今出現新的加入者,印度已不滿足於“太空存在”,“太空強國”將成為它今后追求的目標。

如“紙巨人”般脆弱

日本《外交家》雜志網站稱,模擬太空戰兵棋推演是印度實現“航天大國”夢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有較大差距。文章指出,印度的太空攻防能力、對各種威脅的研判和應對能力距離真正的航天大國差距顯著。此外,印度在資金、技術和國家組織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航天大國’夢想如‘紙巨人’般脆弱”。

印度媒體對本國航天科技水平也不樂觀。《印度防務審查》雜志網站認為,僅缺乏航天制造能力這一項,就限制了印度在該領域的發展,“印度國內鮮有企業具備設計、制造大型航天器及其子系統的能力,沒有這些技術,怎能成為航天大國?”

專家表示,太空是人類的公共資源,各國應致力於維護太空安全穩定,而不是讓太空出現武器化、軍事化傾向。未來如果其他國家像印度一樣,設立軍事化的太空主管部門、開展太空作戰推演等,無疑將影響人類對太空的和平利用,並對地區安全局勢造成負面影響。(李賜)

(責編:黃子娟、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