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時代楷模·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某旅“紅一連”

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

鐵心向黨的紅色傳人

本報記者  李龍伊
2021年07月27日11: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戰士們在參加集訓。

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指導員鄭紀文為官兵講述連隊傳家寶“紅菜盤”背后的故事。
  姜東坡攝(新華社發)

三秦之地,華山腳下,駐守著一支戰功卓著、聲名赫赫的英雄連隊。

走進這支連隊的連史館,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銘刻著這支連隊的厚重歷史:“百戰百勝”“英勇連”等一面面戰旗,展示著連隊取得的輝煌成績﹔參與“三灣改編”、警衛遵義會議等歷史事件,昭示著連隊鐵心向黨的忠誠品格﹔連隊21名英模和典型畫像,詮釋官兵們擔當使命的價值追求……

這支連隊,有一個讓人耳熟能詳的名字——“紅一連”。

成立94年,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官兵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爭做鐵心向黨的紅色傳人。黨的十八大以來,“紅一連”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建連育人,傳承紅色基因、鑄牢忠誠之魂,踐行初心使命、勇當強軍先鋒,圓滿完成調整移防、國際維和、沙場閱兵等重大任務,成為強軍征程上一面不褪色的旗幟。

“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

“經常有人問我,在‘紅一連’,什麼東西最寶貴?那一定是我們聽黨指揮的政治基因。”鄭紀文說。2019年6月,他出任“紅一連”第五十二任政治指導員。

一到連隊,鄭紀文就扎在連史館裡,重溫歷史、感悟初心。歷史畫卷,將他帶回到90多年前的崢嶸歲月——

“三灣改編”半個月后的一個夜晚,毛澤東同志在“紅一連”親自組織發展6名新黨員,建立了人民軍隊第一個連隊黨支部,開創了我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從此,黨來到了夜晚營地的篝火邊,來到了每個戰士的身旁,黨的血液迅速流貫部隊的全身。

“正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紅一連’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回望連隊歷史,鄭紀文越發堅信一個道理:“跟黨走,准沒錯!”

行動上的堅定,源自思想上的清醒認識。

進入新時代,連隊官兵繼續堅定聽黨指揮的信仰信念,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並將其投入強軍實踐。在“紅一連”營區,隨處都能感受到濃厚的學習氛圍:班排書櫃上擺滿理論書籍,信息視窗內滾動播放理論要點,理論學習本上記滿官兵的體會心得。官兵們說:“學習黨的歷史和創新理論,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堅持黨指揮槍、建設自己的人民軍隊,是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扑不破的真理……”講台上,戰士張魯豫分享了自己學習習主席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的心得體會。他聲情並茂的講述,贏得戰友陣陣掌聲。

誰能想到,講台上這個意氣風發的小伙子,剛入伍時,曾在自我介紹中緊張得說不出話。下連后,張魯豫一有時間就往學習室裡鑽,如飢似渴地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將《習近平論強軍興軍》等書籍讀了又讀,漸漸地從一個怕寫心得、怕被點名提問的“困難戶”,變成了理論學習“小達人”。

“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張魯豫的這句座右銘,也是“紅一連”全體官兵的心裡話。日積月累的教育熏陶,一點一滴的感召浸潤,使“紅一連”像一座赤誠火熱的紅色熔爐,感染著、塑造著、激勵著一代代“紅一連”官兵高高舉起聽黨指揮的旗幟,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即便再多艱難險阻,我也要不辱使命,為戰旗增色”

201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上,戰士胡長春擎著“百戰百勝”戰旗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完美的表現,是用無數汗水換來的:在訓練過程中,腳練腫了,他換上大一碼的鞋繼續練,從41碼一直換到44碼﹔眼練紅了,他滴點藥水接著上,瞞著隊醫堅持訓,練出了高水准。當他擎著“百戰百勝”戰旗通過天安門廣場時,全連官兵熱淚盈眶、備感振奮。

“戰旗代表的是連隊的榮譽。”胡長春說,“革命先烈為了信仰歷盡萬般險難,作為他們的傳人,即便再多艱難險阻,我也要不辱使命,為戰旗增色!”

連隊的榮譽代代傳承,“紅一連”官兵願意用生命去捍衛。行走在連隊營區,記者發現,該連排排授過獎、班班有戰功,榮譽旗幟和戰斗英雄的畫像遍布官兵宿舍、連隊走廊。連長胡貫蕾介紹,他們將連隊傳統融入生活中,引導官兵尋根溯源感悟戰斗精神,在心靈震撼中激發血性膽氣。

“紅一連”連史館珍藏著一件“傳家寶”,是長征途中毛主席同連隊官兵一起用過餐的紅菜盤。它見証了那段為革命理想燃燒激情的歲月,激勵著一代代官兵為了黨的事業不懈奮斗、砥礪前行。

現在的“紅一連”,雖然紅菜盤換成了分餐盤,紅米飯南瓜湯變成了五菜一湯,但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作風始終沒有變。每年連慶日,官兵都會吃上一頓不同尋常的“憶苦思甜飯”:一盤高粱米飯、一碗南瓜湯、一碟苦野菜,官兵都懂其中的深味。

“月評6名優秀黨員”,是連隊的優良傳統,也是連隊官兵最珍視的榮譽之一。月評優秀黨員是連隊傳承幾十年的傳統,無論在營還是駐訓,連隊每月都會組織評選表彰。“優秀的黨員很多,想評上這個榮譽,難度可不小。”一名班長告訴記者,“指導員鄭紀文上任4個月才被評上,排長湯明達苦練6個月才獲評。”

前一段時間,上等兵潘韶鈺被評為優秀黨員。新兵剛下連,憑借學習成績優秀入黨的潘韶鈺,也遇到了訓練成績不理想、連隊生活不適應等難題,但他都一一克服,不斷錘煉軍事素質,成為訓練標兵。“是連隊厚重的紅色傳統、數不盡的英雄故事,不斷激勵著我努力拼搏,奮力成為紅色鋼鐵戰士。”潘韶鈺說。

“假如戰爭真的來臨,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殲滅來敵!”

打開官兵背囊中的水壺,水是每天更換的純淨水﹔打開干部的挎包,裡面放置著最新的作戰地圖、標圖工具﹔走進研戰室,裡面有最新的軍事前沿知識……記者們走進“紅一連”,都會強烈地感到,這是一個隨時把備戰落實在生活中和行動上的連隊。

“‘紅一連’的威名是打出來的!”該旅旅長楊金龍介紹,革命戰爭年代,一連先后參加戰役戰斗300多次,打出“百戰百勝”榮譽稱號。

刀鋒永不卷刃,出鞘勢如鈞雷。和平年代,當戰爭的硝煙遠去,“紅一連”官兵的憂患意識從未消退,備戰的思想從不懈怠,練兵的行動從不停滯,時刻保持“全時待戰、隨時能戰”的臨戰狀態,每逢搶險救災、國際維和等急難險重任務,一連總是聞令而動、勇敢亮劍,次次圓滿完成任務。

“紅一連”有項制度,每月都要組織1次不少於25公裡的戰備拉練。去年冬天,連隊計劃次日組織戰備拉練,可就在這時,突然下起雨夾雪。“連長,預報明天有大雪,訓練還進行嗎?”連長胡貫蕾堅定地回答:“戰爭不會選天氣,敵人不會挑時間。”

次日清晨,胡貫蕾接受戰斗命令后緊急展開戰斗部署,按實戰要求組織了14小時的強化訓練,將人員體能技能練到極限,不僅錘煉了官兵在嚴寒條件下的打贏本領,還從中發現了一些短板弱項,形成了一套更加完善、更貼實戰的戰斗預案。

官兵們將“作為一連人,橫豎都是一”常挂在嘴邊。訓練中,“紅一連”官兵們更是保持一流標准,讓“勇爭第一”的理念深入每名官兵內心。

2020年參加旅司號員集訓的戰士李賽賽,體型瘦弱、肺活量低,在集訓之初,表現不突出,並不被看好。

為了爭第一,李賽賽每天自我加壓,下午10公裡耐力跑,每晚熄燈后繼續練體能……不到一個月時間,他的訓練成績突飛猛進,在最終考核中一舉奪魁。在公布集訓結業成績時,一名教練員感慨地說:“能實現逆襲,‘紅一連’的兵就是不一樣!”

在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中,“紅一連”奉命移防至數百公裡外的關中大地。部隊剛到新營區,連隊黨支部當機立斷:“安家設營工作需要過程,但戰備秩序恢復一刻也不能停!”

當天下午,時任連長周光魁便帶領干部骨干勘察疏散地域,調研駐地附近民社情,及時查看戰備進出口道路、修訂細化戰備方案,組織官兵進行戰備演練,周密做好各種應急准備。

訓練越貼近實戰,打贏就越有底氣。全員全裝戰斗演練結束,望著一連回撤的背影,旅領導信心滿滿:“加鋼淬火,鋒刃如新。制勝未來戰場,‘紅一連’官兵時刻准備著。假如戰爭真的來臨,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殲滅來敵!”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7日 06 版)

(責編:陳羽、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