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美瀕海戰斗艦首艦提前退役

2021年08月24日09:24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獨立級瀕海戰斗艦首艦“獨立”號(前)與自由級瀕海戰斗艦首艦“自由”號(后)

據外媒報道,7月底,美國海軍在聖迭戈為獨立級瀕海戰斗艦首艦“獨立”號舉行退役儀式。此次退役是根據美國海軍相關計劃進行的,另一艘自由級瀕海戰斗艦首艦“自由”號也將於9月30日退役。分析指出,瀕海戰斗艦設計壽命超過25年,但“獨立”號僅服役11年便退役,它的“早退”為這型艦艇前途蒙上陰影。

獨特的三體戰艦

獨立級瀕海戰斗艦隸屬美國海軍瀕海戰斗艦項目,該艦採用獨特的三體艦結構,主要用於沿海水域作戰,與採用V型半滑行艦體設計的自由級瀕海戰斗艦一起,組成美軍瀕海戰斗艦家族。

冷戰結束后,美軍認為其潛在對手很難在海上直接威脅美軍艦隊,因此下一場戰爭很可能在距離對手海岸較近的水域進行,美國海軍需要發展一種快速靈活、可操作性強、成本低廉的小型艦艇。這種艦艇可在近海海域執行各種低強度作戰任務,包括反潛、反水雷、反水面艦艇、情報監視、海上攔截和特種作戰等,全面替代傳統的巡邏艦和護衛艦等艦種。根據美國海軍的要求,這種艦艇將採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作戰任務調整模塊,實現“即插即用”功能。

2004年,美國洛-馬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分別提交瀕海戰斗艦設計方案。隨后,兩家公司根據美國海軍要求各造出兩艘瀕海戰斗艦進行測試。

2006年1月,由通用動力公司設計的獨立級瀕海戰斗艦首艦“獨立”號開工建造,2010年1月交付。該艦排水量2784噸,採用三體艦結構,即由一個瘦長的中間艦艇和兩個狹長的側浮體組成。這種艦型不僅能有效減少海浪對艦艏的撞擊,提高艦體的縱向穩定性和推進效率,還能利用兩個側浮體增加全艦儲備浮力,並使艦船獲得更大的甲板面積和上部艙室容積,為武器裝備和艦載直升機提供充裕空間。另外,這種設計還使得船體吃水僅3.96米,比普通護衛艦吃水還淺,因此能在近海海域航行而不擔心擱淺。

“獨立”號採用柴-燃聯合動力,有4台相互獨立的噴水推進裝置,最高航速50節以上,是美國海軍速度最快的中型水面艦艇。武器系統包括一門MK110型57毫米隱身艦炮,兩門30毫米艦炮和一套RIM-116“拉姆”艦空導彈系統。另外,由於採用模塊化設計,該艦還可加裝“魚叉”反艦導彈、MNS海軍打擊導彈和“地獄火”小型導彈等。艦艉雙機庫中可搭載2架“海鷹”直升機,或者1架“海鷹”直升機和3架“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艦艉下方艙室可根據作戰需求,搭載無人水面/水下航行器,執行巡邏、掃雷和特種作戰等任務。

“科幻戰艦”麻煩不斷

獨立級瀕海戰斗艦是一種高速、高機動性和網絡化的水面戰斗艦艇,加上採用獨特的三體艦結構,因此自誕生起便有“科幻戰艦”之稱。然而,這種戰艦服役后麻煩不斷。

一方面,美國海軍發展戰略的變化讓瀕海戰斗艦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海灣戰爭后,為滿足戰略轉型需求,美國海軍推出瀕海戰斗艦等近海作戰艦艇。近年來,美國海軍又宣布重返大洋,並以航母戰斗群為重心進行戰斗力建設。在新的戰略背景下,瀕海戰斗艦過度簡化的作戰系統使其隻能應對低強度對抗,在與同等對手進行的高強度對抗中其綜合作戰能力不夠。為此,近年來美國海軍逐步縮減其建造規模。

另一方面,艦艇設計和維護保養問題讓瀕海戰斗艦屢陷風波。瀕海戰斗艦的設計初衷不包括進行反艦作戰,因此包括“獨立”號在內的早期型號沒有加裝反艦導彈。近年來在戰略轉型需求下,美國海軍開始為該型戰艦加裝反艦導彈等武器,導致其動力系統不堪重負,頻頻爆出故障。另外,由於過分強調自動化,瀕海戰斗艦上的艦員編制很少,難以滿足戰時需求。為此,艦上配備大量編外艦員,又帶來維護保養等更多問題。

最后,維護和升級費用不斷攀升。瀕海戰斗艦的年維護成本超過7000萬美元,接近一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的年維護成本,這對一艘3000噸級的戰艦來說實在太貴。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評價瀕海戰斗艦時稱,該項目是個“費錢又無用”的錯誤。正因如此,瀕海戰斗艦注定將逐步被淘汰。據悉,美國海軍在完成現有訂單后不再追加新艦,同時將陸續退役早年下水的4艘艦。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FFG(X)護衛艦,該艦既能為航母戰斗群提供防空反潛支持,又能獨立進行前沿作戰。未來,它的列裝將意味著屬於瀕海戰斗艦的時代結束。(虹攝)

(責編:陳羽、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