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退伍老兵自建史館銘記英烈:你若記得,他們就永遠活著

2021年11月23日09:34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我想告訴戰友,他們沒有白犧牲”

湖南益陽馬跡塘鎮,沂溪河邊。一棵楓樹巍然矗立在綿長的河堤上,泛著褐色的皸老樹皮剛如青銅,葉片在風中颯颯地搖擺。

楓樹下,幾隻紅色的殘燭上裹著蠟淚。仔細一嗅,劉炳賢仿佛還能感受到空氣中殘存的悲傷情緒。

來了,終於來了。今年9月30日,當年參加過戰役的49軍147師440團老戰士謝恩華,帶著家人和戰友,從廣西來到湖南益陽馬跡塘,尋訪當年的戰斗足跡,祭奠曾經共同浴血奮戰的戰友。

站在楓樹前,謝恩華沉默肅立。大楓樹樹干上依稀可見的彈痕,默默訴說著當年在這裡發生過的那場戰斗。

“我想告訴戰友,他們沒有白犧牲。”謝恩華老人對劉炳賢說。

大楓樹旁的紀念碑帶我們回顧了那場鮮為人知的戰斗:1949年8月4日,企圖借路馬跡塘潰逃的國民黨軍,已先期佔領當地所有山頭,阻撓我軍前進。為了突破封鎖,440團3營7連一個機槍班,利用大楓樹作掩護,展開殊死搏斗,連續擊退敵軍6次沖鋒后,全班12名東北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戰后,他們被就近安葬在這棵大楓樹下。后來,馬跡塘的百姓們尊稱他們為“英雄班”。

當年參加掩埋犧牲解放軍戰士遺體的肖次生老人對這段往事記憶猶新:“真的太慘了,他們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沒有留下名字,卻留下了不朽的功勛。在那殘酷的一天,經過近10個小時的激戰后,這12名戰士用鮮血浸透了大楓樹旁的沂溪河,也誓死守住了自己的陣地。

他們的拼死戰斗為后方部隊的到來贏得了時間。“他們堅持到了支援部隊到來的那一刻”,當子彈已經打光,敵人步步緊逼時,嘹亮的沖鋒號吹響了,連長率領支援的戰友,把這個陣地牢牢掌握在我軍手裡。

老兵劉炳賢為參觀者講述馬跡塘戰役。任寶源攝

“作為衡寶戰役的前哨站,馬跡塘戰役打破了國民黨西逃的計劃,為湖南和平解放做出了貢獻。”劉炳賢老兵告訴記者,“如果沒有這12名戰士的拼死堅守,我們不會這麼快取勝。”

1949年8月6日,北平新華社廣播電台播出新聞:“華中前線6日消息,人民解放軍三日攻佔長沙東南軍事要鎮株洲,同時解放洞庭南北的益陽、沅江和華容等縣城。”

72年過去,這棵大楓樹下,曾經戰火紛飛的地方變成了寧靜廣遠的村落田園,炊煙繚繞,雞犬相聞。大楓樹旁,孩子們嬉笑打鬧,天真快樂地玩耍。

不遠處,一家名叫“楓樹灣”的超市前人來人往。當地人將超市命名“楓樹灣”,是因為他們會永遠記得,在72年前,有12位東北籍英雄遠離家鄉,在馬跡塘的土地上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為后輩們建設了一個最溫暖的“港灣”﹔他們會永遠記得,這些從東北遠道而來的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共和國的晨曦。

今天的孩子們有多不理解,他們就有多幸福

“媽媽,解放軍叔叔在山上打仗,中午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叫一份外賣呀?”仰起頭,一雙大眼睛天真不解地望著母親,認真地渴求答案。

“因為當時沒有外賣,糧食不夠吃,不能像現在這樣想吃什麼都有。”母親試圖用小朋友能聽懂的方式講述,可小朋友眼裡還是寫滿了疑惑。

馬跡塘戰史陳列館。任寶源攝

這一幕,讓劉炳賢印象深刻。今年4月,當他站在馬跡塘戰史陳列館裡,像往常一樣給參觀者講述當年發生的戰役時,這個“10后”小朋友的疑問讓在場的人們忍俊不禁。

小朋友口中的那場戰斗是整個馬跡塘戰役中最激烈的搏殺之一——伍家侖戰斗。

1949年8月4日凌晨4點到下午5點,441團在馬跡塘伍家侖一帶和國民黨軍展開了殊死搏斗。解放軍英勇頑強,浴血奮戰13小時,贏得了勝利。

“每一個人所處的時代不同,想問題的方式當然也不會相同。小朋友們無法想象,在當年那麼殘酷的環境下人也能生存,是因為今天他們這一代孩子,真的很幸福。”說著,劉炳賢向在場的參觀者講起了“半袋干糧”的故事。

72年前,這場戰役中,劉炳賢的父親劉漢林給解放軍帶路。剛登上山頂,一發炮彈突然落在劉漢林身邊,連長的通信員一把將他摁倒,用身體掩護了他。劉漢林得救了,這位戰士卻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這片熱土上。當劉漢林完成任務返回時,連長順手解下身上的半袋30斤蠶豆,挂在劉漢林身上,對他說:“帶回去吧,給孩子老人充飢。”

此時恰值8月,正是庄稼青黃不接的時候。這30斤重的蠶豆,重要性不言而喻。小時候,劉漢林常常給年幼的劉炳賢講述這半袋蠶豆的故事。此刻,他又將這個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不隻食物,在當時,和國民黨軍比起來,在其他物質保障方面,我們也差得太多了。”劉炳賢接著說。

當年給解放軍帶路的劉鄭才老人回憶,戰斗結束后,有些老百姓會去戰場撿銅質的子彈殼賣錢。“撿來撿去,對比就出來了:解放軍的子彈太少了,在國民黨軍那邊的山頭,經常能挖到一坑一坑的子彈殼,兩個小時就能撿一筐。”劉鄭才老人說。

原來,為了節約子彈,馬跡塘戰役中,解放軍戰士都是等到與國民黨軍相距50米左右才開槍,國民黨軍則是在相距很遠時就開始射擊了。

“解放軍就是這樣,帶著對比懸殊的彈藥,穿著清洗得近乎發白的軍裝,拼死打贏了這場戰役。”劉炳賢說。

在今年國慶熱映的電影《長津湖》中,志願軍戰士們用凍土豆果腹,那少得可憐的凍土豆被他們視若珍寶。一名觀眾看到后,自己回家試驗,從冰箱拿出土豆,放進嘴裡,她邊吃邊流淚。

如果不是出於好奇,這一代的孩子們再也不必吃凍土豆,再也不用忍飢挨餓,不用經歷那個年代所受的苦。

沒有人願意回到那個年代,我們也不應該回到那個年代,我們需要的,是永遠不要忘記。孩子們有多少不解,就有多麼幸福。“如今的孩子們不理解當年的生活,是因為那樣的苦日子距離他們已經很遠很遠了。”劉炳賢說。

面向英烈紀念碑,桃花江小學二年級學生汪楊鈺庄嚴敬禮。任寶源攝

10月4日,記者一行來到伍家侖戰斗遺址時,恰好與一對父女偶遇。父親專程帶著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前來祭拜英烈。面對眼前的英烈紀念碑,小朋友庄嚴敬禮。

望著認真敬禮的小朋友和她胸前揚起的“紅旗一角”,劉炳賢覺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想讓當年犧牲在這裡的戰士,都有一個遠方的家”

劉炳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些沉睡在馬跡塘的陣亡戰士,鮮有墓碑,能知道名字的隻有很少幾個。時間久了,健在的戰役目擊者越來越少,資料上也隻有幾筆簡單的記錄,英雄們的事跡漸漸消逝在口耳相傳的民間記憶中。

在桃江縣史志資料記載的300余名烈士裡,剛開始,劉炳賢隻了解到崔強和仇萬順兩名烈士。其他名字,一概不知。

今年,是劉炳賢尋找烈士的第7年,7年過去,他又找到了19個人的名字。

找到這19個人的名字也是艱難的。

劉炳賢所有的工具,就是一部舊手機、一台兒子淘汰的電腦和幾本棕色硬皮筆記本。他拿著筆記本,一遍遍地跑去拜訪村裡七八十歲的老人。遞上根煙,拿出小本,詢問老人家見過什麼人,怎麼犧牲的,埋在什麼地方,然后把這些“東說一句,西說一句”的話都記錄下來,回家整理歸納,再對每一句話、每一個人名認真加以辨析。

他至今記得找到第一個烈士名字時的艱難與喜悅。第一次尋找,他兜了好大一個圈子,最后是靠在東北的戰友幫了忙——

2014年,劉炳賢從戰友那裡得到一本《吉林省解放戰爭烈士名錄》,書裡記錄了幾個人,后面標注著他們是在馬跡塘戰役中犧牲的。按照上面的地址,劉炳賢來到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去了烈士家,發現了一本烈士証書。

証書上赫然寫著:“狄連舉,1949年8月在湖南益陽犧牲。”劉炳賢告訴記者,當年這個時間段,在湖南益陽隻有馬跡塘發生過戰役,所以基本上就確定了這個人的烈士身份。

狄連舉犧牲的時候隻有20出頭,還未成家。他的家人就是他的兄弟姐妹。

劉炳賢尋找烈士親人完全是自費的,所有費用全靠自己的退休金。為了節省經費,他吃泡面、住便宜的賓館,但該花錢的地方,他從來不省著。

劉炳賢一遍遍地跑縣城、跑省城,去圖書館查資料。每當找到烈士名字時,劉炳賢覺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了。他感動於那一個個瞬間——

今年清明節,時任49軍147師440團2營4連指導員翟忠仁的兒子翟毅來史館參觀。凝視展板,他突然在一張合影上看到了父親年輕時的樣子。

“大家快來看,這是我爸爸!”翟毅大聲歡呼著,讓陳列館裡的其他參觀者都過來看,恨不得把“那是他的父親”告訴全世界。

那一刻,64歲的翟毅眼含熱淚,開心得像個孩子。

時任440團2營4連連長張琦也曾在這片土地上戰斗過。如今,他的女兒張小軍幾乎每年都要來史館一次。駐足在史館裡父親的展板前,她從袋子裡拿出多張父親的照片,面向劉炳賢:“這些照片還是放在這裡吧,更有意義。”

72年前,劉炳賢的父親劉漢林,將在伍家侖戰斗中犧牲的3名烈士埋在了如今史館對面的杉樹林裡。如今,每年清明節,劉炳賢都會來到這片杉樹林,除掉無名烈士墳頭上的雜草,給他們掃墓。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我想讓當年犧牲在這裡的戰士,都有一個遠方的家。”劉炳賢指著距離史館不遠的烈士紀念塔,“在馬跡塘,還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土地下面埋藏著烈士。希望更多無名烈士,能安葬在烈士紀念塔裡。”

劉炳賢叔叔家的老屋旁,還有幾名烈士埋在山坡上的一棵鬆柏下。50年前,鎮裡修建供銷社,人們把從菜地裡挖出的6個裝有烈士遺骸的瓦罐,移動到這棵鬆柏下。

劉炳賢告訴記者,將這9名烈士的遺骸遷到烈士紀念塔,是他眼前最大的願望。

(責編:陳羽、於子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