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韓國波蘭達成軍火大單的背后

2022年12月01日10:02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近日,韓國兩家軍工企業分別向波蘭軍方交付了一批坦克和火炮,這是今年7月下旬波蘭同韓國簽署的一份大額軍購合同的首批交貨。根據媒體報道,准備打造“歐洲最強陸軍”的波蘭,斥資70多億美元,從韓國進口180輛K-2系列主戰坦克、48架FA-50戰機以及一批K-9自行火炮等。這也是韓國軍工企業首次打開歐洲市場的大門。

以往,歐洲軍火市場主要被美國和法德等歐洲本土軍工強國主導,其他國家很難有大作為。韓國武器出口此前主要面向亞洲和北美市場。因此,這筆號稱“韓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火交易,不僅令韓國軍工行業欣喜若狂,也在國際輿論場上引發不少關注。波蘭軍火大單“花落”韓國的原因,一時成為熱議的話題。

標准統一。韓國軍品的技術標准與北約基本統一,可節省后勤保養成本。這些訂貨的關鍵技術與部件,大多直接從美國、德國和英國進口,波蘭把對美歐軍品的青睞,延伸到韓國軍品身上。韓國此次競標時,又祭出屢試不爽的銷售“組合拳”,即“薄利多銷”、轉讓技術專利和轉移生產線,因而比美歐同類產品有價格和技術輸出優勢。韓國K-2坦克的單價約為1300萬歐元,比德國的最新款“豹-2”坦克約低600萬歐元。對資金不算寬裕,既需要引進先進裝備還希望提升本國軍工生產能力的波蘭而言,韓國開出的條件極具吸引力。

美歐“騰位”。波蘭是目前援助烏克蘭重型裝備最多的國家,軍火庫亟須補充。不過,市場上可供選擇的余地並不大。能自主生產先進坦克和重炮的國家本就不多,基於外交關系的考慮,美歐原本是波蘭軍火採購的首選來源。然而,基於北約冷戰后“全球干預”的軍事學說,北約各國的陸軍建設轉向“輕型化快反化”,重型武器產能嚴重下降,短期內也難以恢復。以主戰坦克為例,美國和德國的年產量不超過三位數,法國和英國更是關閉了原有的生產線。法德主導研發的下一代主戰坦克則尚未成型,且拒絕波蘭“入伙”共同研制。在此背景下,韓國軍火便成為波蘭當前的選擇。

交貨及時。為保持交貨速度,韓國不僅充分挖掘本國產能加速生產,還打破常規,不惜“內銷轉出口”,將原計劃下發本國軍隊的裝備,優先保障出口。此次簽約不過三個月,波蘭便獲得首批成品。

韓國還從波蘭的軍火訂單中看到了更大的市場機遇。冷戰結束后,歐洲許多國家認為“歷史已經終結”,開始“馬放南山”,裝備更新幾近停滯。近年來,美國極力推進所謂“大國競爭”,要求歐洲國家提升軍費開支佔比,為裝備更新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歐洲國家持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軍火庫也亟待填充。這種情況下,韓國看到了拓展歐洲軍火市場的商機。有評論人士指出,與波蘭的需求有較多相似之處的希臘、意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挪威等國,都是韓國軍火的潛在買家。

當然,韓國軍火進軍歐洲也面臨諸多障礙。俄羅斯的反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歐洲本土軍工企業的抵制。歐洲各國自身軍火市場有限,相關軍工企業生存發展本就不易。無論是主張推進歐洲共同防務的“泛歐派”,還是想保持自身軍工獨立性的“自主派”,都會對外來的競爭者保持高度的警惕。(倪海寧 杜繼峰)

(責編:陳羽、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