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函授学员李瑶报道: 7月上旬,西北大漠深处,空军某雷达旅“蓝军”分队实战演练如火如荼。在“蓝军”雷达方舱内,指挥员紧盯显示屏搜索可疑目标。突然,屏幕上白点闪烁,虽然分布在演习区域边缘上,但航迹极其可疑。“立即启动立体扫描!”指挥员一声令下,三维图像呈现在眼前,通过分析判断,目标下方有两架“敌”机进行“叠加”飞行。空袭警报立即传送至“蓝军”指挥部,红方隐蔽突防的战术企图被一举挫败。演练结束后,评估组专家第一时间赶赴“蓝军”阵地,详细了解来龙去脉,纷纷向官兵们竖起大拇指:“好,小伙子们干得漂亮!”
说起扮演“蓝军”由形似到神似,该旅官兵感慨颇多。以往当“蓝军”时,官兵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没想到上了演习场,一招一式还是老样子,当陪练、跑龙套,最终还是按既定计划“全军覆没”……
“信息化条件下的红蓝对抗演练,必须着眼于实战。只有质的提高,才能练出真本领。”在今年驻训前的议训会上,党委“一班人”对“红强蓝弱”的惯性做法进行了深刻反思。旅党委指定边亚伟副旅长负责,在全旅范围内挑选精干力量组成“蓝军分队”。
“为了提升‘蓝军’的仿真度,我们不仅在武器装备、力量编成、战场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而且穷尽心思琢磨战术思想、战法特点。”边亚伟深有感触地说。为达到“演真扮像”的目标,“蓝军”分队结合未来信息化作战特点规律,迅速展开针对性研究和训练,在体系构成、典型任务、指挥控制等方面形成10多个模拟重点。他们制定细化8类50项集成训练措施,规范了信息流转、火力打击的内容、程序和标准,打通了“蓝军”分队作战体系的“经脉”,战斗力生成模式在合成体系中加快转变。
大漠戈壁,沙场鏖战,“蓝军”分队经受住了多种不同任务、气候、道路和远距离机动的考验,成为部队战斗力提升的“磨刀石”。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