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体系作战,“太行铁骑”问道沙场

■本报特约通讯员 田 硕 高 冰 特约记者 张圣涛

2014年09月23日04:31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体系作战,“太行铁骑”问道沙场

战炮齐射 郑立洪摄

  ■引子:

  9月9日,“跨越-2014·三界”实兵对抗演习落下帷幕。连日来,有着“太行铁骑”之称的第27集团军某旅千里挥师南下,上演一幕幕体系作战“好戏”。

  天天都在说体系作战,到底还有哪些差距需要弥补?有哪些经验需要汲取?沙场秋点兵,让我们回望烽火征程,答案不言自明。

  主战分队跳出“小圈圈”,配属分队不再“跑龙套”——

  欲成体系,先破“思想藩篱”

  “侦察尖兵怎么成了配属兵种防卫?”当演兵场的硝烟散尽,有些事却并没有随风飘去,而是深深地印在记者心头。

  他叫李坤坤,警侦连上士,从事侦察专业十余载,成功执行各种侦察任务上百次,是这个尖刀连队的“刀尖子”。

  “我们在执行一项不亚于抵近侦察的重要任务。”李坤坤告诉记者,他身后是最新配属的电子侦察干扰车,正在依据战场电磁辐射信息,实时对重要频点进行侦察追踪,如果能捕捉到敌指挥所,几枚导弹就可能让战斗提前结束。

  侦察尖兵甘心让电子尖兵盖住风头,以往在这支部队是很难想象的。回想起以往的各种演练,手握多种配属兵力的步兵营长,脑子里想的却是头功不能旁落。结果步兵分队猛打猛冲,配属分队则变成“跑龙套”。对此,配属分队官兵颇有微词:每次演习总像是出公差,种了别人的地,却荒了自己的田。

  欲成体系,先破“思想藩篱”。如今,经历了体系作战风雨洗礼的该旅官兵明白,仗在体系中打,所有兵种不存在你高我低、你上我下的关系,都是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鹰眼’当哨兵,会不会觉得大材小用?”“只要体系作战有需要,我愿作普通一兵。”与李坤坤的对话,记者从一名老兵的回答中感到:体系作战的观念正在该旅官兵头脑中生根发芽。

  新老装备“一体组网”,各兵种指控系统“无缝链接”——

  网络互联,体系作战的“奠基工程”

  沙场观战,记者惊喜地看到:新老装备“一体组网”,各兵种指控系统“无缝链接”。战场信息的互联互通,让体系作战的新战法、新招数跳出了过去纸上谈兵的尴尬——

  从作战筹划开始,就不见了各席位依照顺序的冗长汇报,各种敌情地貌、水文气象、社情民情等信息源源不断地汇聚“中军帐”;战斗实施中,各级指挥员同看一张“图”,战场上各种态势尽收眼底;面对火力支援请求,野战信息网络立刻提供分配火力弹药、协同配合的“战场时刻表”……

  网络互联,这是体系作战的“奠基工程”。不打通战场的信息“壁垒”,就难以趟过信息化战争这条“大河”。

  曾几何时,信息化装备有硬件缺软件、有软件难共享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官兵:新老装备组网通联难、各兵种指控系统不匹配……

  假如明天上战场,我们该怎么办?面对来自未来战场的拷问,该旅在主战装备迈入信息化的那一天开始,就一刻不停地组织人手攻关,建设和完善野战信息网络。

  走出硝烟,该旅党委“一班人”清醒地意识到:编织信息网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永远保持冲锋在路上的姿态。

  一批熟悉体系作战的人才,充分释放体系制胜的能量——

  体系人才,靠体系模型规划成长“路线图”

  演习打响后,该旅指挥员借助电子干扰的“烟幕”,时而呼叫上级火力支援、时而调动配属火力急袭,向对手的指挥所、雷达阵地、通信中枢等要害目标发动精确打击。

  演兵场上记者看到,一批熟悉体系作战的人才,充分释放体系制胜的能量。一时间,演习呈现出“前沿纵深同时打,空中地面一体打,要害目标重点打”的态势。

  然而,该旅当年却有过“手捧金刚钻,怕揽瓷器活”的尴尬经历——

  那是一场打得很悲壮的演练,记者摘录了部分官兵的复盘总结:“反坦克武器自身防护性差,‘敌’坦克冲到眼前才命令我们打击不是送死吗”“电子干扰设备辐射功率大容易被侦测受到‘定点清除’,却动不动就让我们实施干扰”……

  一个个尖锐问题让指战员们脸红冒汗。都知道体系作战无联不胜,旅里的知识讲座也办了不少,为何到头来还是陷入各自为战的怪圈?

  几天的总结讨论得出,归根结底是体系作战人才的缺乏。然而,体系人才如何培养,体系人才有什么标准,却成为困扰大家的现实难题。

  为了理清体系人才建设思路,该旅党委探索创建了由干部任职资格表、成长路线图和成长规划构成的“一表一图一规划”,用工程化思维将体系人才的素养细化、量化成“能力模型”,并对照“路线图”规划干部的成长、进步。

  今年年初,该旅保障部部长岗位空缺,多位后装出身的机关科长、营主官都是热门人选,该旅却对照体系人才生成的能力模型,将作训科长出身、时任旅副参谋长的丁子余放到了这个重要岗位。演习中,丁子余充分发挥懂军事善指挥的优势,让保障链条始终与作战体系有机融合,表现可圈可点。

  战斗力欠账,多半能在训练场上找到答案——

  体系作战,平时就要“体系训练”

  “远去了刀光剑影,耳边依旧鼓角声鸣。”演习虽然结束了,但全程对抗、全程检验、全程考评、全程量化的体系对抗新模式,带给大家对实战化建设的诸多思考。

  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这次演习暴露出通信保障、火力运用、协同控制等多方面问题。而战斗力的欠账,多半能在训练场上找到答案。该旅自下而上层层反思查找不足,深挖出日常组训中的40余个具体问题,大多指向一个靶子:平时训练不成“体系”。

  ——组训统筹模糊。一个“媳妇”多个“婆婆”管,各个部门难统一,都要当“婆婆”,导致全年的训练日、训练小时被排得满满当当,何时适宜组织合成训练,安排什么内容无法规范。

  ——训练保障困难。场地、弹药、油料等等方面都可能拖住体系训练的脚步。特别是部队训练场地不能满足训练需求的矛盾突出,而跨军兵种的联合训练仍然只能依托几年一次的基地化训练。

  ——课目设置简单。旅团机关、基层营连干部对需要掌握哪些体系训练的内容、具备何种体系能力,心中没有明确的答案,平时训练避难就易。

  “此次演习,如此大规模装备调动、多兵种配合,正是一次部队检验训练成果、实践战法成效的宝贵机会。”该旅领导说,他们将抓住此次演习中暴露出的问题,逐个挂账销零。

  “跨越-2014·三界”的烽火已经熄灭,但如何使跨区训练机制化系统化、如何将多军兵种联合训练的触角延伸至训练末端等系列问题,警示着部队做好联合作战、体系制胜的“下篇文章”仍然任重道远。

  没有体系训练怎能体系作战

  ■陈 峰

  提 要:从“黄金峡谷”行动到“海王星之矛”行动,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都离不开作战力量的整合、作战单元的配合、作战要素的融合。

  信息时代的两军对垒,犹如绿茵场上的足球竞技,仅靠个人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必须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发展变化,强化体系练的意识,突出练体系的举措,全面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未来战场上“单枪匹马”的短兵相接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系统与系统的抗衡,体系支撑、整体制胜成为现代战争的显著特征。从“黄金峡谷”行动到“海王星之矛”行动,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都离不开作战力量的整合、作战单元的配合、作战要素的融合。强化体系练、突出练体系,才能夯实体系作战能力的根基,赢得未来战场的主动权。

  未来作战靠体系,体系作战靠集成。然而,少数单位要么缺少体系思维,重单项冒尖,轻全面过硬;要么指挥体系联而不合,信息平台联而不通,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不能有机融合。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攥指成拳,形成1+1>2的倍增效应,发挥体系作战的强大优势。

  独木不挡风,单兵难排阵。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中,每名官兵都是作战链条的重要一环,每个战位都是整体制胜的关键节点。哪个节点发生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哪个岗位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整个战局失利。因此,每名官兵要强化体系思维,树牢整体意识,把自己嵌入作战体系,努力补齐体系短板。

  一网联三军,处处不离芯。“联芯”,就是基于信息系统的武器联合。不同兵种、不同军种、不同型号的装备,要做到无缝链接、形成体系。越是标准各异,越要规范统一;越是壁垒重重,越要攻坚克难。只有统一接口标准、统一信息编码、统一交换格式,才能实现上下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努力形成基于一张网的作战力量体系、基于一幅图的同步战场感知、基于一平台的精确控制协调、基于一个库的综合作战保障。

  “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必须联万心而作一心。”胜靠体系,练强体系。没有坚实的基石,体系作战的大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军分区)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