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离不开时代大背景。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科学技术越来越影响人类社会和军事领域,出现了“科技化生存”和“数字化战争”。面对这种时代环境,国防和军队改革无疑应该具备更多的技术敏感,把握最新技术提供的制胜机会及其对编制体制改革的启发,增强改革的先手和自觉性。
改革保持技术敏感,有利于瞄准世界军事发展前沿。人类的战争史,其实就是一部技术敏感者与技术迟钝者争夺的历史。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的一次无声较量,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那是在1944年末,苏联空军一名普通军官弗雷洛夫在查阅国际科技期刊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经常发表论文的国际核原子研究方面著名科学家,如费米、威格纳等多人的名字,在最近一段时间的杂志上竟然没有再出现过。联系到当时的国际局势,他大胆判定,美国已经限制这些科学家公开发表研究成果,而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正在组织这些顶级科学家研制原子弹。因此,他立即向上级报告了这一重要推断,建议苏联也尽快研制原子弹。他的建议经过层层上报,最后引起斯大林的高度重视,并迅速组织人力实施。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名年轻军官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应该说,当时的核较量是划时代的事,而正是因为一位年轻军官的技术敏感,使苏联紧紧跟上了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步伐,而没有被落下太远。
改革保持技术敏感,有利于提高对制胜之道的理解把握。历史反复证明,在一项重大技术发明面前,人们的敏感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其应用的范围和深度。只有那些深刻理解了一项新发明军事意义的人,才能借之真正推动改革,提升人们对制胜之道的理解和把握。试想,如果没有马汉对航海技术的深刻理解,海权论就未必会问世;没有意大利人杜黑对航空技术的敏感,缺乏制空权理论指导的飞机仍然可能只是战场上的配属力量。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战斗力,战斗力的产生和发展又非常依赖技术。技术是战斗力的支撑,改革是要为战斗力解“缚”,在改革中保持技术敏感,无疑将对提升战斗力有更大促进作用。
保持技术敏感,也可以增强改革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增强技术敏感度,无疑会加深人们对改革的认识,进而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就编制体制改革而言,在现实中,肯定存在因为改革触动自身利益而产生不该有的抵触情绪等现象。但如果多一份技术敏感,就可能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这个问题——进行编制体制调整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须。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特征就是网络化联动,要求各种作战要素在作战过程中达到无缝链接;保证地理上分散的各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和武器平台依托信息系统,同步或近同步地感知战场态势,自主实施协同。而显然,要实现这样的作战目标既需要技术上的保障,也需要体制上的顺畅。技术上的保障是实现一体化的硬件,体制上的改革和保障是实现一体化的软件,二者缺一不可。要实现《孙子兵法》所说的“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就必须在改革中多一点技术敏感,多一点责任担当,自觉服从改革大局。而非只顾自身的“首尾”,而忽视了“率然”的境界。
编辑感言
胡焕庸线的启迪
■周 峰
1935年,面对并不陌生的中国地图,地理学家胡焕庸将瑷珲(黑河)和腾冲连成一线。这条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被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家称为“胡焕庸线”。在线的东南,是36%的国土、96%的人口,线西北是64%的国土、4%的人口。胡焕庸线以西,类似唐代边塞诗描写的景象,充满游牧民族粗犷、豪迈、辽远的风情;以东则是农耕文明的小巧玲珑、秀美细腻。
同样,1912年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时,面对的也是司空见惯的地图。这无疑启发后人,要真正理解某一技术的战斗潜力,就不能满足于停留在前人的认识之上,而应不断地深入挖掘、深刻理解,在司空见惯中保持一份敏感,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