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国防大学兵棋专家张国春:布设战争“棋局”>>新闻聚焦
人民网>>军事>>正文

热血砺剑 为打胜仗——记献身强军实践的兵棋专家张国春【2】

2015年04月19日17:45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敢啃硬骨头,攻关如打仗”

在张国春的实验室,并列数十组一人高的服务器里,存储着上千种装备数百万组数据、成千个数学模型。这台服务器是整个实验室的“发动机”,进行一次模拟对抗演练,从这里调用的数学模型和参数文档,码起来足有20来尺厚。

作为最早加盟兵棋团队的成员,张国春在领导眼里,是能够解决棘手难题的先锋官;在同事的眼中,是能够带队打胜仗的生力军。凡有通宵解决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在场,被同事誉为兵棋团队的“定海神针”。

2013年初,张国春已感到自己身体严重不适,然而,他却主动请缨参加全军某重大集训演习兵棋系统的技术保障工作。

每一次探索,都踏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每一回攀登,都是信心与勇气的严峻考验;每一项成果,都蕴含着经年累月的艰辛付出。

那些日子,张国春带领项目组编写程序,调试代码。累了,拿几张椅子拼在一起躺一会儿,起来抹把脸接着干。

这是一场为了梦想和胜利而进行的潜心砺剑。对于他来说,科研攻关的乐趣和成就,一点也不亚于将军在战场攻城拔寨。

系统研发是一个滚动发展和需要完善更新的过程。为了增强空军模拟系统功能,张国春在设计、分析、编成、调试、使用等环节,反复实验、即时更新,不断优化完善,还多次去科研院所请教专家。

遇到难题,他最着急;想到办法,他最开心。身为一名教员,虽没有号令千军的威严,张国春却时刻体味着为兵棋研发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快慰。

2013年3月,张国春担任了某分系统软件主管设计师,主要是将推演模型实时输出的海量作战数据,迅速转换成指挥员能够看得懂的几百种军用格式的战场情况报告。

文件类型繁多,数量巨大,有的报告一份就长达几十页,而且要求时效性很强,难度相当高,稍有不准确、不通顺或者格式问题出现,则又会成为众矢之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带着周红新等8名博士后、研究生,闷在没有窗户的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斟酌、校对各种报文固定用语,编排各式各样文字表格混排的报文模板,分析、试验,再突破、再分析、再试验……

“锻造强军制胜利剑,技术的难度,就是创新的高度;攻关的靶标,永远瞄准核心关键技术。”张国春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在发展,战争在改变,创新就得不间断。

为了能够在短期内,将海量、零散的数据拼装成通顺、规范的军用报告,张国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反复斟酌,走路时想、睡觉时想,有时在饭桌上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

一番逼仄煎熬,3个月后,这一难题顺利拿下,转换出的每份报告都体现得规范、准确、顺畅,直接支持了复杂信息环境和新型作战力量建模,为兵棋系统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元素。

兵棋系统在应用到部队演习前,从界面设计到使用说明,形成的文档多达1500余页。为使文档能够方便部队使用,经得起部队的检验,张国春带领大家一边看着各种操作界面,一边审读相应的文档,仔细校对。

“敢啃硬骨头,攻关如打仗。”长期的理论积累和技术储备,使张国春和他的战友们攻下一座座险峰要隘,突破一项项核心技术,打赢一次次科研会战,多个世界级研发难题迎刃而解。

他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赢得“军中创客”“蛮拼的”诸多美名。

“干的是技术员的活儿,想的是司令员关注的事。”

“真没想到这位负责战略、战役层次指导的教授,对我们基层营连后装保障了解也很多很深。”济南军区某师炮指部主任徐军智对张国春印象深刻:每天朝夕相处,张国春教授就像老大哥一样,讲解和传授兵棋知识。

2011年6月,兵棋系统上阵参加济南军区演习。张国春负责某主力师的技术保障,当他把该师作战方案输入系统后,发现可能会出现由于油料供应不足,导致作战受阻的问题,及时向师指挥员反映了情况。

他们检查后发现,原来方案中疏忽了战时的油料消耗,立即完善保障计划,为每个分队配属了油料保障车,并明确了油料加注节点。

张国春不仅负责技术保障,还要进行讲解和演示,使部队不仅很快掌握了兵棋的操作,还能将简单的操作和体现指挥员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到了晚上,张国春还要到导演部修改数据、调整系统。时逢酷暑,闷热潮湿,蚊虫叮咬,几顶单兵帐蓬搭建的演习指挥方舱里,他汗珠儿摔八瓣地忙进忙出。

张国春负责的想定数据查询系统,每一次要等演习中其他人所有工作结束,他最后收集参演各方生成的数据。这项工作极其费时,一次生成要五六个小时,白天参演,晚上加载新的数据,基本是所有人休息的时候他才能去工作。

他的同事杨镜宇告诉记者,这还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活,“演习输了,部队的人会说数据不对,其实数据是他们自己输进去的,但经常就怪到我们。张国春不解释,就说行,我们去改”。

一次演习之后,一位参演指挥员随口说了句“命令输入操作有些复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国春带领软件技术人员反复修改、测试,先后进行了8轮简化,实现了80%的指令只需2次点击。

为了在使用中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每次演习时,张国春积极参与演练组织流程制定,指导帮助机关人员利用兵棋系统指挥作战,全程跟踪讲解和参与导调。实战中切身的体验,给他的科研实践带来深刻思考。

在保障兰州军区一次演习中,部队反映:“新的兵棋态势不习惯、看不懂”;“兵棋推演出的情况太复杂,处理不过来”……

为了让官兵尽快把握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张国春协助部队开设兵棋理论辅导课程,反复组织试验性推演。

“我们就是要不断推广兵棋的核心理念,向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深水区’进发,为部队战斗力提升做实事。”张国春说。

“他们干的是技术员的活儿,想的却是司令员关注的事。”某军区一位首长赞叹。

站在指挥员的角度上,张国春改进了人机交互方式——“将打仗时指挥员最关心的数据情报,放在他最方便看到的地方”;从实战需求出发,他又进一步改进了系统硬件平台的防震设施,细化了情报时效色彩分类标志,增加了有关新的作战模块……

“每一项数据都要经得起实战的检验,决不让部队用带有缺陷的技术!”每次参与演习,张国春从实际出发,探索兵棋演习运用方式,不断探索创新,破解“战争迷雾”。

从演习筹划设计、辅导授课、数据录入,到系统构设、联调联试、演习运用的各个环节,张国春都做到严格标准、精益求精。为了六角格更高精度的描绘、战场感知态势的真实表现、战场报告的可读性易读性、回放态势的形象直观,甚至一个预警机探测参数、一组声纳矩阵的测试数据、一条网络线的绘制粗细和色彩都要严格把控。

“南征北战”的几年间,他记录了近百条部队官兵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兵棋系统在各战区实战运用以来,增加、修改的各项功能占到20%以上,实现了从“能用”到“好用”“管用”的跨越。

“练得真方可打得赢。只有关注‘用户体验’,不断搜集需求、验证效用,实现技术升级‘打补丁’,才能让兵棋成为0.99场战争。”张国春说。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瑶(实习)、闫嘉琪)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