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人民网>>军事>>正文

解读士官长手中到底有哪些“权”

2015年05月13日09:10  来源:央广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解读士官长手中到底有哪些“权”

  士官长,这个不再陌生的热词已经深入了人们的印象中。随着全军士官长改革的帷幕拉开,一批批士官长走向基层的各个岗位,履职尽责。那么,士官长到底是个什么“官”?他们是如何选拔而出,又承担着哪些任务?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权利”了?

变化一:士官长进入旅、营党委和连队党支部当委员

  解读:考校入党、转改士官等重大决策,士官长有“话语权”

  4月中旬,在成都军区某旅导弹连党支部会上,士官长支委宫玉坤与连长申学军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最终,经过全体支委的反复研究、比较,申连长改变了自己的主意,转而支持宫玉坤提出的人选。

  “士官长进党委支部,让我们说话更有分量。”宫玉坤高兴地告诉记者,旅队组织开展士官长制度试点以来,士官长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得到明显提高,但在单位重大问题和决策中仍然存在缺位、缺为的现象。为提高这支新生力量参与基层建设的“话语权”,该旅依据相关制度规定和组织程序,将45名士官长陆续吸收到旅、营党委和连队党支部。

  一位旅领导告诉记者,士官长进入三级党委支部的创新之举,让士官长们与战士接触多、对一线了解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3月底,榴炮三连参加旅战备拉动演练,连长提出全连人员出动率要达到95%,而士官长支委王小龙则根据各班排反馈的意见,提出几名伤病员尚未完全康复,不适合参加高强度的演训活动,最后连队采纳了他的意见,将人员出动率下调后上报旅里。

  “话语权”的提升,让士官长们“底气”十足,更加自信地参与部队决策。去年底,高炮连一名中士驾驶员晋升上士。在连队支委会上,士官长支委冯孝荣提出其思想素质不过关、军事素质不过硬、日常表现难服众等多个问题,投下了反对票。最终,这名中士没能晋级。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娄杨宣(实习生)、闫嘉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