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官兵在抢通吉加公路。谢析搏摄影
用专业敬业树立应急救援队国家品牌
烈日炙烤着大地,蜿蜒在群山中、担负中尼两国陆上贸易“黄金通道”的中尼、吉加公路强震后遍体鳞伤。5月4日9时,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操作手、中士方洋驾驶挖掘机驶过中尼友谊桥,一路爬坡过坎、开山劈石,快速清理桥头的废墟。47岁的尼泊尔商人乔伦踩着满地落石,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挖掘机跟前,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走出国门,代表的是中国形象,树立的是国家品牌!”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总指挥傅凌介绍说,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主体由武警交通部队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武警交通部队长期从事公路建设和养护任务,是列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遂行国家救援任务的“国家队”,先后参加了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和鲁甸地震等国内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援任务,是一支能打胜仗、善打硬仗的专业救援力量。
“中尼公路依山而建,一边是万丈悬崖峭壁,一边是湍急的中尼分界线波曲河,道路中间横亘着被山体滑坡冲毁压垮的房屋,以及当时排队等待通关的车辆,作业空间狭窄,抢通难度极大。”傅凌介绍说,为破解救援力量难展开的难题,救援大队积极创新抢通方法,采取“分段推进、多点展开、先通后扩、抢通结合”的战法,科学编组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型机械设备,救援当日就推进19公里。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