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忠诚石”的4次“移防”
授课背景
武警南昌支队执勤十二中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9年南昌解放后建立的担负城市警备任务的英雄部队。自组建以来,中队官兵一直以“与共和国同龄”为荣。今年10月上旬,恰逢中队党支部成立70周年,中队组织3名10月份出生的战士与党支部一起度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体生日。支队政委肖跃明“意外”出现在生日现场,他围绕如何点燃爱国热情、激发建功豪情,向官兵们分享了一段营区门口那块“忠诚石”32年里4次“移防”的故事。
课堂回放
这块看起来“长相”普通的石头,可以说是我们中队最老的“兵”。
说起它的经历,可谓漫长而曲折。第一次被搬进营区,还是1987年秋。这一年,经过全体官兵的努力拼搏,中队被上级评为“执勤先进中队”。几位即将退伍的老兵一合计,决定赠送中队一份礼物,于是千辛万苦找来这块石头,并郑重地刻上“忠诚”二字。描红当天,中队举行了仪式,官兵面向“忠诚石”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忠诚于党、献身使命,队兴我荣、队衰我耻!从此,这块石头在中队正式“落户”。
1988年,随着任务的转移,中队营房随之搬迁,“忠诚石”也面临是否“搬家”的选择。由于石头重达1吨,官兵人力难为,于是请目标单位协助。来人一看,笑着说:“有这个搬运费,你们还不如给中队加个餐,犒劳一下辛苦的战士们。”时任指导员孙传魁却说:“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蕴含着官兵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我们的精神高地!”一番话,让对方竖起了大拇指。就这样,“忠诚石”和官兵一起“移防”。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罕见的大洪水,中队官兵奉命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生死考验面前,官兵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圆满完成任务,捧回了集体三等功。部队归建不久,中队执勤条件得到改善,营房面临搬迁。“忠诚石”怎么办?官兵不假思索地回答:“打赢’98抗洪攻坚战,靠的就是党的坚强领导,‘忠诚’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官兵们二话不说,主动叫来一辆吊车,将“忠诚石”搬进了新营区。
2007年,为配合驻地城市发展需要,上级为中队在新址建了一栋崭新的营房。有人觉得,“忠诚石”和雄伟高大的新营房不协调,提议重新挑选一块更美观大气的;也有人认为,“忠诚石”是中队建设和官兵忠诚品格的见证,不同意更换。后来,中队组织官兵展开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忠诚石”历经风雨洗礼,早已和中队融为一体,官兵走到哪,“忠诚石”就跟到哪。就这样,“忠诚石”完成了它的第三次转场。
进入新时代,改革强军的号角吹响。在这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我们支队的编制体制进行了调整,中队的番号也有了全新的变化。自2018年1月1日零时起,武警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中队决定将“忠诚石”从文化长廊迁移到营区门口的醒目位置,以此激励官兵坚决听从党的号令,担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
战友们,32年来,“忠诚石”先后经历了4次迁移,虽然地理环境变了,但“忠诚”两个字在官兵心中的位置永远居中。今年年初,我们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官兵到驻地某企业参观见学。这个企业的创始人是我们支队的退伍老兵,他叫陈堃源,2002年入伍,2010年退役。尽管已经离开部队,但他忠诚使命、初心不改,公司实行准军事化管理,80%的员工为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由于工作出色,陈堃源先后被评为“最美退役军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听党指挥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尤其在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面前,我们必须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党叫干啥就干啥”。我们支队保卫科科长吴名兴,尽管年龄“到杠”,但他干劲十足,没有丝毫懈怠。有一次,我凌晨两点多离开办公室,推门一看,他还趴在电脑前整理新兵问卷调查。据我了解,像吴名兴这样的干部,目前我们总队一共有27名,他们热情不减、标准不降,一心铆在岗位上,心无旁骛干工作,这就是听党指挥的生动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阅兵仪式、中国女排、世界军人运动会……这段时间,这些词汇已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想必大家也和我一样,澎湃的心潮在胸中久久激荡。
当前,神州大地沉浸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我们组织这次特殊的集体生日,就是希望大家的军旅人生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战友们,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我会说:跃马扬鞭在当下,矢志忠诚向未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