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生死雷场”磨砺精彩青春

——记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官兵

2020年05月10日10:06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精准调试探雷器、快速标定信号源、安全挖掘未爆物,曾经这些专属扫雷骨干的技能如今我也拥有。”日前,在结束了一天的扫雷任务后,第一次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的下士杜孙裕在日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成长。

烈日炎炎,炙烤大地。去年6月,黎巴嫩与以色列临时边境“蓝线”迎来了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官兵,他们身穿中国丛林迷彩军装、手臂佩戴联合国蓝色标识,向着未知的“生死雷场”前进。

“我们是带着使命来的!”首次进入雷场,面对陌生地域和未知危险,年轻的杜孙裕丝毫不惧。在接受雷场扫雷监督员的任务部署后,杜孙裕穿戴好防护装具,拿着探雷器,跟在扫雷小组长身后,走进雷场作业通道。

“越靠近地雷心里就越紧张,等把地雷挖出来,身上已经出了一身汗。”回想起第一次与“真家伙”近距离接触,杜孙裕记忆犹新,“训练时用的是模拟地雷,不怕出错,走上真实雷场,心理问题就突显出来了”。但很快,他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精湛的专业技术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是克服紧张的良药”。

1998年出生的程承苗是扫雷队伍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之一,他在参加维和前是一名出色的桥梁兵,从未接触过扫雷专业。“穿着军装走出国门就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还能够多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得知驻外维和报名成功,他欣喜不已。

在集训过程中,程承苗白天铆在训练场苦练探雷技巧,晚上抱着书本仔细研读扫雷标准作业程序。夜以继日的勤学苦练、60多天的坚持不懈,他通过了集训队的扫雷专业考核,获得了联合国地雷行动中心的作战扫雷资质,最终成为了征战“蓝线”雷场队伍中的一员。

从被质疑到独立完成扫雷,从磕磕绊绊到游刃有余,3名“95后”女扫雷作业手杨怡鑫、鲁艳红、张华杰完成了“破茧成蝶”的华丽转身。“地雷错位、遗失地雷、覆土堆积、植被缠绕、蛇蝎横行等,这些情况我们都遇到过。”经过半年多的扫雷实战,她们褪去了胆怯和生疏,取而代之的是果敢和精炼。

“初次执行维和任务的青年官兵正成为‘蓝线’扫雷主力军。”分队扫雷监督员张存宁介绍说,分队65名扫雷排爆官兵中,有59人是第一次走上真实雷场,经过训练和实战的加钢淬火,他们人人都已能独立执行任务。“从去年部署到任务区以来,我们累计完成了5个雷场和1个疑似雷场的清排任务,把8000多平方米的雷区变成可再利用的土地,共销毁地雷1577枚,平均每个‘新手’排雷26枚。”

“排出地雷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扫雷官兵最多的答案是:“履行使命的成就感!”

“青春只有为梦想拼搏才能绽放光芒。”从小怀揣从军梦的扫雷作业手况冬波非常珍惜每一次上雷场的机会,轮到自己作业时总是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探雷和挖掘,既追求高质量排雷,又渴望排除更多地雷。“唯有在有限的任务期里,尽可能多地贡献力量,才能不负使命、不负韶华。”

“军人生来就为上战场。”曾与“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进行过视频通联的扫雷作业手黄晓飞汲取榜样的力量,定下目标:为黎巴嫩人民扫除雷患,用“你退后,让我来”的家国大义书写新时代中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异国他乡,挑战未知,但这群中国青年官兵信心满满,誓言嘹亮:“扫除雷患、描绘安宁,愿做‘生死雷场’主力军!”

(责编:陈羽、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