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戰場上,誰來防護士兵的腦袋

2014年07月06日09:34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戰場上,誰來防護士兵的腦袋

  新聞提示

  作戰中,戰士的頭部面積雖不大,可一旦受傷,常是致命的。現代戰爭戰傷統計資料表明,破片及直射彈對戰場人員頭部的傷害是戰斗減員的主要原因。二戰中,美軍因頭部受傷而陣亡的人數佔陣亡總人數的32.5%,遠高於身體其他部位受傷而陣亡的幾率。

  在彈片橫飛的戰場上,頭盔作為一種重要的單兵防護裝備,其作戰效能有目共睹。頭盔,中國古代稱之為冑、首鎧,初以椰子殼、大烏龜殼等為材質,后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和戰爭的需要,又發明了金屬頭盔。手槍、步槍等熱兵器的出現,對頭盔的材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本報與你一起探尋現代頭盔的發展歷程。

  鐵鍋救命——

  本能之舉催生現代頭盔

  戰場態勢瞬息萬變,往往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奇跡與巧合,但偶然之中孕育著必然。

  一戰期間,為扭轉不利戰局,法軍派英勇善戰、經驗豐富的亞德裡安將軍來到法德前線。亞德裡安率眾筑起了一道道堅固的防御陣地,有效地抵御了德軍的一輪輪猛烈進攻。

  一天,德軍停止了進攻,陣地上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見此,亞德裡安讓部下抓緊時間休整待戰。因為連日激烈交戰,戰士們都疲憊不堪。炊事班開始忙碌起來。然而,令法軍沒有料到的是,德軍偷偷從后方調來了大批重炮,對准法軍陣地猛轟,炮彈像冰雹似地傾瀉過來。位於戰壕后方的法軍廚房也未能幸免。彈片四處橫飛,驚恐的炊事員們四處躲藏。有一個炊事員慌亂中趴在地上,正巧看到身邊有一口炒菜的鐵鍋,便隨手拿起來扣在頭上,用來遮擋彈片。炮擊過后,這個炊事員爬起來一看,其他的同伴全都被炸死了,唯獨自己保住了性命。

  后來,亞德裡安到戰地醫院慰問傷員。當他走到那個炊事員床邊、詢問其傷勢時,隻聽炊事員慶幸地說道:“上帝保佑,是那口鐵鍋救了我。”亞德裡安仔細聽完炊事員獲救的故事后,突發奇想:“既然鐵鍋能保住炊事員的腦袋,為什麼不給每個戰士發一個‘鐵鍋’,讓他們也戴上呢?”很快,法軍的每個士兵都有了一個新裝備——“亞德裡安”頭盔。這種頭盔形狀與炒菜的鐵鍋非常相似,由於是由鋼制作成的,又被稱為鋼盔。自從法軍士兵戴上頭盔之后,部隊的傷亡率大大降低,戰斗力也明顯提高。此后,許多國家紛紛效仿法軍,用“鐵鍋”保命。頭盔逐漸成為各國軍隊必備的單兵裝備。

  復合材質——

  “鋼盔”並不都是鋼做的

  一戰中,美、英、法等國士兵裝備的都是重約0.5-1.8公斤的鋼盔。二戰期間,美國又研制出錳鋼材質的M1鋼盔,防護能力又有較大提高。但隨著武器殺傷威力的增大和殺傷效果的提高,錳鋼頭盔已不能滿足新的防護需要。於是,頭盔進入了復合材料時代,主要有尼龍頭盔、芳綸(如凱夫拉防彈纖維)頭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頭盔等。

  美軍使用的凱夫拉頭盔吸收彈片動能的能力是尼龍的1.6倍,是鋼的2倍。凱夫拉頭盔在格林納達戰斗中首次使用,據戰斗總結報告顯示,總共有22發7.62毫米槍彈彈頭擊中了頭盔,但都沒能把頭盔擊穿。凱夫拉頭盔的防彈性能在格林納達和以后的海灣戰爭中經受了實戰考驗。現如今,除美軍外,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加拿大等國軍隊都裝備有凱夫拉頭盔。

  英軍主要裝備尼龍頭盔,如MK-6型頭盔由23層防彈尼龍高溫高壓成型,全重1.2公斤。士兵可根據頭部的需要選擇大小。該頭盔能防高、低速小口徑槍彈彈頭及破片。

  法軍的新頭盔為整體結構,重1.1公斤,具有特殊的緊束系統,可根據個人的頭形進行調節,穩定性和舒適性有較大的提高,戴上后不影響使用光學瞄准鏡瞄准射擊。

  俄軍裝備的“勃利特-M”通用防彈頭盔,採用性能更好的新材料,改進了盔形,減輕了重量,使其質心與頭部的中心相吻合。

  比利時裝備的勃朗寧防彈頭盔是一種半包型頭盔,由盔殼、面罩和頸部防護披風組成。盔殼是由多層聚酯玻璃纖維制成的,內襯墊用涂有樹脂膠的凱夫拉纖維和聚乙烯泡沫塑料制成,可起減震緩沖作用。

  頭盔材質不斷改進的同時,盔形也有很大變化,並注重提高舒適性、擴大防護面積。比如降低頭盔重心,使之在佩戴時有良好的穩定性,採用沖擊海綿或泡沫襯墊緩震,擴大對太陽穴、耳部和頸部的防護面積等。根據作戰需要,有的軍用頭盔具有防破片、防子彈直射、防碰撞、防激光、防火耐熱、減震降噪、偽裝等多種功能,還可與防核輻射、防毒、防生化武器的專用裝備配套使用。

  另據資料顯示,美軍還在一些頭盔上安裝了傳感器。當一名士兵被炸傷后,便能馬上從他的頭盔上下載數據,能夠及時確定士兵可能受到了什麼樣的腦損傷,大大提高了醫護人員的診治效率。

  功能多樣——

  從防護裝具到作戰平台

  隨著夜視、激光、光學和新材料等技術的廣泛運用,現在的頭盔已成為士兵的“外腦”。頭盔殼作為一個系統平台,用以安裝通信裝置、聽力增強裝置、整體式夜視/夜間機動性傳感器、高分辨率顯示器等裝備。士兵通過顯示器可對戰場進行掃描,即使在復雜條件下也能捕捉到目標圖像,士兵還能從頭頂、掩體后方和建筑物周圍進行“拐彎”射擊,不用暴露自己便可准確攻擊目標。目前,美、英、法等國家的頭盔都有了較大突破,成為單兵作戰的重要平台。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一些參戰部隊使用了一種新型頭盔——模塊化集成通信頭盔(MICH)。它與傳統的作戰頭盔相比,不僅舒適可靠,而且還擁有很好的抗打擊能力和通信能力。

  該型頭盔有6-8層泡沫防震襯墊,這些襯墊能根據士兵的具體要求進行增減或改變。當士兵將它戴在頭上幾分鐘后,頭盔裡的襯墊就會變得很鬆軟,最后完全適合士兵的頭形。MICH能防御435米/秒垂直射入的9毫米子彈,它較高的帽檐為士兵提供了更寬闊的視野,全副武裝的士兵臥倒時仍能對目標進行打擊。

  特種部隊在該型頭盔中分別安裝了高、低噪音兩種耳機和一個對講系統。高噪音耳機能緩沖噪音,用於多人相互之間的通信。

  這種頭盔的通信模塊有針對陸地使用和海上使用的兩種不同型號。頭盔的通信系統能與特種部隊的多個特殊通信平台兼容。這些平台包括飛機對講系統、快艇對講系統、地面機動車輛對講系統,還有一些商用與軍用的特殊無線電台等。

  在美軍單兵綜合武器系統“陸地勇士”裡:頭盔安裝了計算機和傳感器顯示裝置,士兵能借此觀看各種圖解數據、數字化地圖、情報資料、部隊位置等。頭盔上的裝置還可與手中武器上安裝的熱成像武器瞄准器配合,使士兵躲藏在對方的射擊死角中,對周邊進行偵察。

  左圖:現代戰爭中,頭盔成為單兵必備裝備。

  右上圖:頭盔有效保護了士兵免受彈片傷害。

  右下圖:美軍擬研制的雷達頭盔。

  飛行員頭盔

  用於飛行員和機組人員佩戴,盔殼多用玻璃鋼或塑料等輕質材料制成,可有效防止頭部震傷或磕傷,並能防噪音。這種頭盔能包住耳朵和兩腮,裝有耳機和送話器等。

  空降兵頭盔

  用於防止開傘瞬間被操縱帶或傘繩擊傷以及著陸時碰傷頭部,著陸后的用途則和步兵頭盔相同。它常採用雙盔帶,佩戴牢固可靠,以免在跳傘過程中被氣流沖脫。

  坦克乘員頭盔

  俗稱坦克帽,頭盔內裝有泡沫塑料或泡沫橡膠等防震襯墊,盔殼有的類似飛行員頭盔,也有用皮革、纖維織品等縫制而成的,這是一種軟體頭盔。(魏岳江 朱人杰)

分享到:
(責編:閆嘉琪、袁勃)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