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記者在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機庫內看到,航電員胡純熟練地完成10多種航電儀表設備檢測,雖然手上汗津津的,但接觸過的儀表依然干燥無靜電。“這是師裡統一配發特制手套的功勞。”胡純說,師裡專門為特設、航電等專業崗位人員統一配發了特制手套,使機務維修操作更加規范,促進了部隊戰斗力提升。
又不是搞閱兵,維護裝備為何要統一手套?某團機務副團長柴志起介紹說,在航空兵機務部隊,特設、航電專業主要負責維護保養戰機的精密儀表,操作時必須要戴手套。過去手套沒有統一配發和規范,有的分隊根據需要在外採購,有的分隊官兵自行購買。一次該師組織機務大比武,9支參賽隊隊員的手套顏色樣式各異,像個“手套博覽會”。更揪心的是一次訓練前夕,師裝備質量督察組發現,一架飛機高度表參數明顯失真,極易影響飛行員空中判斷。一查原因,是維修時技師手上的汗水透過手套進入了儀表導致的。
“一雙不合標准的手套可能導致一場飛行事故。”該師領導告訴記者,師黨委組織官兵以戰斗力標准審視保障,就該不該統一配手套、配什麼樣的手套進行討論。官兵們認為,駐地常年高溫,滲汗的手套易導致飛機關鍵部位生鏽﹔沾滿油的手套,拆裝發動機附件易打滑﹔手套材質不好,還會引發靜電……
針對防水、防油、防靜電等綜合需求,該師專門組織人員向兄弟部隊和民航機場取經,在充分調查后,訂購了一批適合崗位需求的特制手套並明確使用條件和要求,使機務保障操作更加規范可靠。他們還舉一反三,對夜航訓練保障手電光強度、機務官兵防噪音耳機型號、保障車輛行駛路線等保障細節進行規范,提升了飛行保障質量。前不久,該師某團參加上級組織的聯合軍事演習,圓滿完成艦機協同突擊、跨區域遠程機動等任務,戰機良好率、出動率均大幅提升。(李雪峰 邵龍飛)